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小题1:诗歌的颔联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2023-06-19 20:35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诗歌的颔联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条回答
索达吉堪布
2023-06-19 20:58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幽雅、清静、清幽          
小题2:表现了作者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或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
解题思路
小题1: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移步换景,沿蜿蜒的小径前行,浓荫蔽日之处。穿过寺中曲折的小路,走向幽深处,参差错落的禅房,深深地掩映在蓬勃茂盛的奇花异木之中。诗人把“禅房”安置这样的地方,远离现实尘世,有超尘脱俗的意境。诗人状物精微,把禅房静谧清幽的环境写得出神入化。“深”字是状物之形容词而兼有动态,妙在空间上的延伸,描绘出的禅房俨然是一个幽雅宁静、远离喧嚣的福天洞地。这万象纷呈中的静,无世俗尘嚣的曲径行程,使诗人心驰神往。佛寺掸院,寺中景物,表现了一种幽静空寂的氛围,并以此表现诗人心灵的超脱顿悟和对唱经礼佛生活的神往。这一联抓住了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学生根据这些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切题的即可。
点评:本题不难,题干要求简单,诗歌可文字信息明确,易于判断。本题拟题很好,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不能只是被动的背记,还要思考一些问题,学会品析诗歌,理解诗中的妙趣。
小题2:试题分析: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际上诗人借山林寺观清远的环境,抒写了淡泊、追求山林生活的隐逸情怀。
点评: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诗歌的内容,(2)诗人的人生态度,(3)诗歌的写作背景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