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023-06-01 05:16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老夫发少年狂   聊:  (2)挽雕弓如满月  
(3)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4)夜忧叹        :   
(5)庶竭驽钝         驽钝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2)故 临 崩 寄 臣 以 大 事 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是“            ”,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苏轼的理想与追求是“                        ”,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分)
1条回答
鱼虫子
2023-06-01 05:32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1)姑且  (2)定将  (3)小心认真 (4)早  (5)比喻才能平庸
小题2:(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了重任,在危急患难期间奉命出使。(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小题3:(1)酒酣/胸胆尚开张。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4: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知恩图报、效忠汉室;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第一、第三空每空1分,第二空2分)
解题思路
小题1: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次多用的情况。如本题中,“聊”是古今异义,姑且,“会”在这里表“肯定”的决心,是“定将”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败军之际”:兵败的时候。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掌握划分节奏的方法: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的提示“作者的理想与追求”,找到对应的原句,再概括一下其中的感情即可。如诸葛亮在文中说明了此次北伐的目的“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现了他“知恩图报、效忠汉室”的情感;苏轼在引用典故后直抒胸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参考译文: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