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短文,完成后面题目。【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2023-06-01 04:3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 解释加点的字。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怀民亦未寝      
(3) 无与乐者                       (4)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小题3:填空。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乙文通过比喻写景的名句是“                      ”。
小题4:【甲】和【乙】两段文字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                                                                          
小题5: 乙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他被贬后还能欣赏到美好的月景,还 以“闲人” 自诩。对于作者这样的做法和心境,你怎样看待?请结合实际谈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冬雨
2023-06-01 04:52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1)交相辉映 (2)睡觉  (3)考虑、想到 (4)共同、一起
小题2:(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子,在一年四季都有。(2)只是缺少了像我俩一样的闲人罢了。
小题3:山川 月色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4:【甲】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乙】文书苏轼被贬官之后自我排遣、乐观豁达的情怀。(大意对即可)
小题5:示例:这是作者乐观旷达人生观的体现,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学会乐观面对,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例如我们面临考试失败的抑郁,就应乐观的面对,调整自己的心态,继续快乐的努力,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扣住乐观或苦中作乐,结合实际。)
解题思路
小题1:
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首先要认真阅读短文,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联系句子意思来理解,注意“念”与“相与”的含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翻译,需要调整语序方可。
小题3:
试题分析:解此题需认真阅读短文,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再根据提示填空。
小题4:
试题分析:深入理解文意,才能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平时应加强训练,才能孰能生巧。
小题5:
试题分析:此类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短文的主题,然后要结合生活实际,如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来具体讲,符合题意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