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

2023-06-01 10:4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文字。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胜。
【注】①贾诩:张绣的谋士。②太祖比征之:曹操连续攻打张绣。比,连续;之,代张绣。 ③断后:行军时走在后面。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奈何追(      )     ②而公曰必(       )
如公言(      )     ④纵留将断后(     )
小题2:与“太祖比征之”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B.公与之乘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绣 以 精 兵 追 退 军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小题5:根据选文说说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场战争的胜利和张绣也有一定的关系,请问张绣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1条回答
江南采莲
2023-06-01 10:53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①又、再 ②战胜 ③完全 ④各、众(4分)
小题2:B(2分)
小题3:绣/ 以 兵 追/ 退 军(2分)
小题4:(1)所以即使用溃败的军队去打也能取胜;  (2)这些都诚实可信忠诚专一的人。(4分)
小题5:贾诩是一个智慧过人、有很强的军事才能的人。张绣的贡献是对具有军事才能的贾诩的意见言听计从。(意思对即可)(2分)
解题思路
小题1:
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
小题2: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先判断例句中词义,再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的项先行排除,A句中“之”为“的”,C句中“之”无义,D句中“之”为“这样”,B句中“之”与例句相同,为“他”。
小题3: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注意词义的变化,比如第一句中“虽”是古今异义词,第二句中“良实,志虑忠纯”是形容词作名词。
小题5:
试题分析:根据贾诩所说的话来判断其性格特点。根据文中所写到的张绣的行为概括其“贡献”。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