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12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2023-05-30 22:02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El:“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4分)
(1)又何焉 参与。         (2)公将之 击鼓进军。
(3)遂齐师  追赶。        (4)望其旗靡  倒下。
小题2: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之   )分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翻译:                                                         
小题4: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
答:                                                          
1条回答
馨儿微安
2023-05-30 22:27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I)参与 (2)击鼓进军 (3)追赶、追击 (4)倒下
小题2:(1)刿(曹刿) (2)之(它)
小题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小题4: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题思路

小题1:“间”“鼓”都是古今异义词,应分别译为“参与”“击鼓进军”。这两个词需重点记忆,其它两词有识记即可。
小题2:根据对语句的理解,可知 ,“乃入见”之前省去了主语,应补充出人名,即“刿”。“必以分人”中的“以”之后省去了介词的宾语,即“之”“衣食所安”。
小题3: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一鼓作气”,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的成语,古义指“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根据文中的“忠之属也”可知,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为百姓做事,取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即“取信于民”。用原来做答亦可。
点评:基本的字词句要有识记,重点字词,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还要重点记住。理解文章要结合语境,根据上下文内容,做出明确的判断。能用原文语句作答的,可首选原文语句。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