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2023-05-30 03:12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肉食者      鄙:           
(2)小惠未      徧: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译:        
小题3: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 (3分)
答:                                                                          
1条回答
空行世界
2023-05-30 03:27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徧通“遍”,遍及,普遍。
小题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够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实情来办理(判断)。(2)(齐是)大国,很难推测(它的情况),害怕他们在此有埋伏。
小题3: ①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②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
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解题思路
小题1:“鄙”是古今异义的字,“徧”是重点的通假字,要重点记住。。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狱”“ 测”。“狱”“ 测”都是古今异义的字,分别译为“案件”、“估计”,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选文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一段是曹刿在政治
方面的远谋之处,即:懂得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二、三段是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远谋
之处,即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点评:理解语段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把语段划分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