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2分)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

2023-06-01 07:42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文言文阅读(12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想到好的句子。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责骂。⑥胡:为什么。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丞相书而不工(喜欢、爱好)
B.使侄录之(让、叫)
C.讥笑之(都、全)
D.致忘之(剩余)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小题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1条回答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D
小题2:①张丞相认真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要译出“熟”和“亦”的准确含义)
②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 忘记了写的什么了。(要译出“胡”和“余”的准确含义)
小题3: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1、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2、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解题思路
小题1:“余”在此句中是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熟”“胡”等。“熟”是古今异义词,在语句中应译为"仔细",“胡”在文言文中是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从文中可知,他自己书写不好,"丞相自若"还不知改正错误。直至后来自己写成的字自己都无法认出来,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作出整体感知,明白故事的大意及其主旨,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正确的,题目便很轻易地能回答出来了.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