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2023-06-02 11:00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的卫鞅指谁?他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中的孝公指哪国的国君?(3分)
(2)在材料一的人物变法时期,要获得爵位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这一人物变法的作用是什么?(4分)
(3)材料二的“诏”令(禁用鲜卑语)是谁颁布的?你还能举出他改革的其他措施吗?(6分)(至少举出两项)
1条回答
开心女孩
2023-06-02 11:21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商鞅、法家、秦国。
(2)建立军功,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
解题思路
(1)阅读材料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商鞅认为世道不同、法律也不一样,并以商汤和武王为例,极力主张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他采纳了战国时期法学思想,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实行变法改革。
(2)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可知,要获得爵位,必须建立军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根据“禁用鲜卑语”,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他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改革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改革的结果都是使社会更加进步,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