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见其睫。王之兵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

2023-05-30 23:04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11分)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见其睫。王之兵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硚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于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患智:担心人的见识。庄硚,楚国的大盗,其实是人民起义的领袖。)
小题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2分)
(1)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见睫      (2)王之兵败秦、晋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译文是(  ▲    )(3分)
A.所以,了解人的困难,不在于了解别人,而在于了解自己。
B.因此,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认识别人,而在于认识自己。
C.所以,掌握知识的困难,不在于别的见解,而在于自己的见解。
D.因此,认清人的困难,不在于别人怎么说,还在于自己怎么看。
小题3:.楚庄王伐越的理由是什么?(3分)
小题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1条回答
nangua
2023-05-30 23:28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其:自己的   于:被 (2分)
小题1:B (3分)
小题1:理由:政乱兵弱  (3分)
小题1:认识他人容易,认识自己是艰难的。人贵有自知之明。(3分)
解题思路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1)自己的(2)被
小题2:B、知:认识。见:了解。自见:即见自,认识自己。
小题3:政乱兵弱(“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
小题4:说明的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