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①,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②,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③,则知而非④ 之。大为非...

2023-05-29 16:37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 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节选自《墨子·非攻》)
【注释】①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见到一点黑色就说是黑,见到一片黑却说是白。②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日甘:尝到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 ③非:坏事。④非:谴责。⑤是以知:因此可以知道。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矣。 辩: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公输》,说说楚王是怎样一个人。(用文中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公输》一样,反映出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一下选文在推理上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唐僧gg
2023-05-29 16:54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通“辨”,区分。
2.所以就能知道,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和不道德的时候,思想是混乱的。
3.楚王是“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之人。
4.反对进攻别的国家。(或“非攻”)
5.先从浅近的事实(见黑、尝苦)入手,再类推开去,逐步深入,将自己的观点(为非)亮出,从而让人信服。这里是由浅入深的逻辑推理过程。(意思接近即可)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