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恭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⑤过,止其旁,旁有儿...

2023-05-27 05:1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⑤雉(zhì):野鸡。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阴使人往视之(     )
②欲君之政也(     )
2.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小蜗牛
2023-05-27 05:27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①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让”;或“叫”
  ②考察;或“考证”;或“探察”;或“了解”(意对即可)
2.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对此深表怀疑。(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意思对即可)
3.看到(儿童不捕幼雉)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