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文,完成问题。 于令仪诲人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

2023-05-22 02:46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读下文,完成问题。
于令仪诲人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
【注】①市井:经商。②长厚不忤物:长厚,品行敦厚;忤,违反、抵触的意思;不忤物,做事情不违背天理和人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汝厚  素:___________
(2)为良民 卒: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贫穷得很厉害,夜晚背着十千钱,恐怕不被别人理解。
B.你很贫穷,夜晚背着十千钱回去,我担心你被人追问。
C.你很贫穷,夜晚背着十千钱回去,恐怕不被别人理解。
D.你贫穷得很厉害,夜晚背着十千钱,我担心你被别人追问。
3.于令仪没有把“邻舍之子”作为偷盗者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4.选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于令仪是一个为人“长厚不忤物”的“善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魔之左手
2023-05-22 03:0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1)向来,一向(2)最后,终于
2.B
3.汝素厚;迫于贫耳
4.①为人宽容,接济为贫穷所迫的偷盗者;②能为偷盗者做全面细致的考虑。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