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023-05-20 16:10发布

这道初中物理的题目是: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1条回答
Toxic 憧憬
2023-05-20 16:27
这道初中物理题的正确答案为:
20hz到20000hz   20hz 次声波
解题思路 分析:(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
解: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自然界中的地震会产生次声,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由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无法听到.
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次声波可以人体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内脏振坏而死亡.所以要监测与控制次声波,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故为:20Hz~20000Hz、20、次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次声定义的了解情况,同时要知道次声的特点和人耳的听觉范围.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