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容易入地难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成百上千光年(距离单位,是光波在一年中“行走的路程”,约95608亿公里)远的浩瀚太空;...

2023-05-19 03:44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上天容易入地难
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成百上千光年(距离单位,是光波在一年中“行走的路程”,约95608亿公里)远的浩瀚太空;但对地表以下仅十几公里深处的情况还一头雾水。但恰恰是这地表以下的十几公里处,是最应该关注的,因为在此处孕育的“地下杀手”——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浩劫最大。地震学家们一致认为,观测地下比观测太空要难得多,因为我们要探测到可能发生的地震,必须得到达孕育地震的深度,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深部,而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能支持这样的探测。人类对地下探测到达的最远距离仅距地表10公里多,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科拉半岛超深钻探工程,最终深度为12261米。
准确向人类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包括两个密切相连的环节——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地震预测是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做预先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由权威部门把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预测是二战结束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变动过程,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有众多未知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现象等,但这种观测通常是非常不完善的。在地表所能观测到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往往不能确定。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
预测地振决不是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能够做到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准确,预测才是有实用性的。
小题1:结合第一段中画线句子内容,说说“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深部”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2分)
答:
小题2:依据原文解释链接材料不可确信的理由。(3分)
①从地质结构上判断地震。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
②从统计概率中推算地震。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
③从“异象”中得出地震先兆。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各种参数,以及地下水甚至某些动植物等的异常变化(可称为“异象”),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答:
1条回答
是对的
2023-05-19 03:5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如果删去一是不能说清发生地震的具体深度,其二是不能说清技术不能支持的“这样”的理由。每条1分。
小题2:这种观测通常是非常不完善的,它们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往往不能确定。①有些地震发生前,其地质构造往往不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②概率推算很难准确。③前兆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是经验性的。每点1分。
解题思路
第一题,根据语境从人类技术的限止无法探测地球更深的位置和地震源的深度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此句说明的作用,要用“具体”“清楚”等修饰评价语;第二题,要找到文章和材料相关的信息点,比较分析其表达不同的信息点。
点评:本说明文阅读虽然文章短小,但两小题都不容易解答,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找到有关的信息点。本阅读题量过少,没有突出说明文阅读的要点,没有涉及到说明文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考查说明文阅读的目的达不到。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