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黄山天下奇①很早就已闻黄山具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飘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

2023-05-17 05:49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深信黄山天下奇
①很早就已闻黄山具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飘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②今年十月,我来到了黄山,虽说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观上的差异,但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③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恐后奔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已屏”,遥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鹅一样,昂起头,翼下还有许多圆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像和无尽的乐趣。
④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a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伸一枝,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树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b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⑤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大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佳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小题1:通读全文后,分别说说第①段的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第③、④、⑤段的内容分别与第①段的哪些短语相对应?
第③段内容与“                            ”相对应。
第④段内容与“                             ”相对应。
第⑤段内容与“                             ”相对应。
小题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黄山云海         的特点。
小题4: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①“五岳”即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请写出其中的二座山名及方位。
②简单说说这两句赞语的含义。
1条回答
小灰熊
2023-05-17 05:53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第①句概括全文内容,第②句引郭诗点出了黄山奇的特点。
小题2:第③段内容与“玲珑剔透的怪石”相对应。第④段内容与“虬枝斜出的黄山松”相对应。第⑤段内容与“浩瀚无边的云海”相对应。
小题3:排比、比喻,表现 出黄山云海森罗万象、变幻莫测 的特点。
小题4:①、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②、五岳是中国山的代表,而黄山的景观更在五岳之上。 高度评价了黄山                                                         神奇瑰丽的景色。
解题思路
小题1:“很早就已闻黄山具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飘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这句话引用诗人的诗句写出了黄山奇的特点。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三段的总括句“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与“玲珑剔透的怪石”相对应;第四段的总括句是“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与“虬枝斜出的黄山松”相对应;第五段的总括句“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与“浩瀚无边的云海”相对应。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文章的结构特点入手,即总——分,先总说黄山的特点,然后详细分说各特点,这样就可以一一对应起来了。
小题3:试题分析:“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这句话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云海的千变万化,比喻的修辞手法则使这种变化更加生动形象。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小题4:试题分析第1小题属于地理知识,体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第二小题“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高度评价了黄山的雄奇壮丽。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