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2023-05-15 23:34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4分)
相与步于中庭     ②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水清洌       
悄怆幽邃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甲文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了月光的____________;乙文用游鱼来____________(描写方式)写出了潭水的____________。(3分)
小题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时所作,都是借景抒情,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试做简要分析。(4分)
1条回答
潮湿的心
2023-05-15 23:58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 ①一起   ②只,只是  ③特别  ④忧伤的样子
小题1:(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小题1:澄清明亮  侧面描写  清澈       (每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记》:解脱世俗、忘情自然的恬淡旷达的情怀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小》:先乐后忧。(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学会具体比较两篇文章抒发情感的不同。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