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2023-05-14 01:11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课文《<孟子>两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1)而去之         (  )   (2)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固不以山溪之险(   )   (4)寡助之,亲戚畔之 (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环而攻之不胜委去之
B.然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险多助之至,天下顺
D.域民不封疆之界问:“何战?”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小题4: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2分)                                
1条回答
最深处的悲伤&
2023-05-14 01:28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4分)(1)舍去 (2)限制(限止) (3)国防  (4)极点
小题1:(2分)D
小题1:(2分)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戚背叛的人,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能胜利。
小题1:(2分)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
(或“要体恤百姓,凝聚人心”)
解题思路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D中二者都是“凭借”。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