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下面是新华网报道的两例“诈弹”事件:事件一2012年9月9日,一架从三亚飞往广州的飞机在凤凰机场...

2023-05-14 15:42发布

这道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题目是:
近年来,以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下面是新华网报道的两例“诈弹”事件:
事件一2012年9月9日,一架从三亚飞往广州的飞机在凤凰机场准备起飞时,一名乘客谎称自己携带了炸弹。排查后发现飞机上并没有任何可疑物。乘客称,开个玩笑,只为活跃气氛。这名乘客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
事件二2012年4月27日,年轻男子蒲某拨打上海浦东机场热线,谎称在国航CA406航班上装了定时炸弹。经审讯,蒲某交代了其编造虚假信息并勒索钱财的犯罪过程。蒲某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
(1)对两例“诈弹”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两个特征?(2分)
(2)“诈弹”事件给我们哪些警示?(6分)
1条回答
第12人
2023-05-14 15:57
这道初中道德与法治题的正确答案为:
(1)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或者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分)
(2)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要正确行使权利(若答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也可给分);法不可违(若答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可给分)。(每条2分,共6分)
解题思路 第一问两个案例中违法者均被处以法律制裁,说明了法律的普适性和法律的强制性。第二问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权利,但这些自由权利的行使必须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行使,否则就是违法。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