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

2023-05-14 05:09发布

这道初中化学的题目是:
(7分)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则C的溶液的pH    7(填“<”、“>”或“=”),CO2不能用固体C干燥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条回答
漂亮格子
2023-05-14 05:21
这道初中化学题的正确答案为:
(1)CaO + H2O=Ca(OH)2;(2)>;2NaOH + CO2=Na2CO3 + H2O;(3)Fe + H2SO4=FeSO4 + H2↑;Fe2O3 + 3H2SO4=Fe2(SO4)3 + 3H2O;H2SO4  FeSO4  Fe2(SO4)3;(4)b。
解题思路
(1)因为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反应并放热故为氧化钙A和水B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2)固体C与固体A不同,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故固体C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能干燥二氧化碳;(3)“黄色溶液”是氯化铁或硫酸铁溶液,说明固体D中含有铁元素,与酸反应有气泡说明固体D为铁,久置于空气中生锈产生氧化铁,正确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即可;(4)A~E依次为氧化钙、水、氢氧化钠、铁、稀盐酸(或稀硫酸),能与F变浑浊;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溶液变浑浊,可能是水变少,也可能是加入的物质本身不溶于水,即该项错误;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正确,因为溶液部分仍然是饱和溶液;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通过上面的分析知,E是稀盐酸或稀H2SO4 ,即该项错误;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若浑浊不是碳酸钙是氧化钙,加入盐酸就没有气体产生,即该项错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