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1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

2023-05-06 20:11发布

这道初中生物的题目是:
七年级1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但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问:
(1)1号试管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__________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2号试管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3号试管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_。
(4)该实验成功可以说明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__开始被消化。
1条回答
半生爱released
2023-05-06 20:24
这道初中生物题的正确答案为:
(1)淀粉 唾液淀粉
(2)未加唾液,淀粉没有分解,遇碘液变蓝
(3)馒头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淀粉没有全部分解,遇碘液变蓝
(4)口腔
解题思路 碘液是用来检验淀粉的存在的,因为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进行初步消化,2号试管加的不是唾液,是清水,是作为对照实验,3号试管尽管加了唾液,但由于是馒头块,唾液不能将淀粉完全消化,所以滴加碘液仍然会变蓝。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