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钱(17分)①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②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

2023-05-05 23:19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两角钱(17分)
①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②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③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④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⑤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⑦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⑧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⑨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⑩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小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小题2:文章第④段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的微妙心理,请认真揣摩,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4分)
小题3:请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小题4: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但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结合全文谈一谈。 (5分)
1条回答
?玫瑰
2023-05-05 23:2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4分)“我”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1分),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1分),令“我”感动难忘(1分)。(大意相同即可)
小题2:(4分)示例:这位叔叔急需两角钱,而我刚好有,我要不要帮他呢?还是算了吧,我这两角钱皱巴巴的,拿出来多难为情啊!可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我该怎么办?
小题3:(4分)“干净透明”生动地写出了男孩子给“我”的感觉,突出了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的优良品质。
小题4:(5分)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男孩子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
解题思路
小题1: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情节,抓住人物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据要求用第一人称拟写,注意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情境。
小题3:
试题分析:这句是人物描写,根据情节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从表达人物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两方面来概括描写的作用。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小题4: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文中主要情节了解孩子的行为与“我”的关系,理解作者从孩子的精神品质上体会的做人道理,以此来分析说明“忘不了”的原因。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