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14分)父亲①那天晚上,我们把刚刚煮好的玉米粥端上桌的时候,爸爸突然走进屋来,胁下夹一个行李卷,肩上带着雪花。我们全惊呆了,我妈失手把锅丢在...

2023-05-05 23:14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14分)
父 亲
①那天晚上,我们把刚刚煮好的玉米粥端上桌的时候,爸爸突然走进屋来,胁下夹一个行李卷,肩上带着雪花。我们全惊呆了,我妈失手把锅丢在了地上。这是在1970年,我爸被他们单位自设的“监狱”关了两年多。
②他坐在炕沿上,笑。仿佛想亲吻我们、拥抱我们,但没动。我和姐姐的一举一动,都使他目不转睛。譬如我悄悄脱鞋上炕,捧起碗不出声响地啜粥,飞瞟一眼的时候,我爸用热烈的眼光望着我笑。这种笑让人惊心动魄,浮白的脸上胡髭丛生,眼里蒙一层泪光,像被水淹了,分明笑着,而喉头和胸膛都在起伏。回到了家,哭和笑这两件事,使他不知先做哪一样好。
③我溜到外屋,看见妈妈在黑暗处,衣襟蒙着整个脸,全身都在抖。好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爸这种感受,他经历酷刑,几次自杀未遂,被关在单人牢房。那时,他没想到还能回家,没想到我们母子三人在15瓦灯光下平静地喝粥,而我上炕下炕如此敏捷,令人大欢喜。
④我妈进屋,像没事一样,说“吃饭吧。”我爸说“是”,又说“不饿。”他变得谦恭,甚至可以说客气。起先他是个强悍的人。他下地,珍惜地打开收音机,又关上;在椅子上坐下,起来,又在另一个椅子上坐一下;把书架上的一本书打开,合上,又打开一本书。[A]他用手摸摸洗脸盆底儿的金鱼图案,摸一摸带花纹的榆木炕沿,又伸手把墙上的灯绳拽了一下,屋里漆黑,我缩到墙角,我妈说“干啥!”我爸把灯拽亮,歉意地笑了笑。他在“监狱”里从来都是亮着灯睡觉的。接着,[B]我爸又环顾左右,突然一惊,站到地中央,向摆在红箱子上面带夜光的毛主席塑像鞠一躬。他的脊椎被打折了三处,弯腰时颇吃力。
⑤如此这般,[C]我爸盘腿上炕,用亲切的目光抚摸四周,眼里退去了惊惧和恐慌,笑得很舒坦了。这时候,我心里流出对父爱的渴望,像一股滚烫的水冲到嗓子眼,如哭。而我爸显得十分满足,开始说进屋的第一句话(这话我如果实录,会使有些人隔膜,但事实的确如此)。
⑥他说:“我回来啦,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我妈小声补充:“这是党的宽大政策的结果。”我爸深有同感地点头。
⑦我爸出来后,“问题”还没有解决。开春,他和其他“牛鬼蛇神”在报社种菜,心情却非常好,每晚大谈种菜的实绩。除种菜外,他对家庭建设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社会上一批“被解放的干部”们风行打家具,我爸对这种精巧的手艺不在行,他是个翻译家及前骑兵军官。看到家属院涌现出大量小仓房,我爸说:“咱们也盖个小棚!”我们管仓房叫小棚。他准备从盖鸡窝入手,找来不少战友,论证、施工,把鸡窝——用砖砌的、中间夹木棍的——二层建筑盖起来后,他们在一起饮酒悦谈。但晚上鸡不肯入窝,天黑前,鸡窝塌了。这些前骑兵大尉、少校们沮丧地回了家。我当时很佩服这些鸡,它们多么聪明。
⑧而我爸热情不减,经过研修,他不仅盖了一个很好的鸡窝,还盖了两间小棚。大小棚装杂物,譬如自行车,小小棚装煤。院里还栽了一棵沙果树。我爸常在晚饭后,在春日微风的吹拂下,欣赏鸡窝和小棚,有时长时间地凝视沙果树的叶子在风里飒飒,那时他披一件旧棉袄,袖上缝着白布而写有“大叛徒”字样的臂章。
⑨而我最高兴的是趴在小棚倾斜的屋顶上读《敌后武工队》。读一会儿,仰面看白云移动,心旷神怡。我现在仍然觉得,没有什么比趴在屋顶上读书更适意的事情了,虽然现在不容易找到这样的场所。
⑩有时,上述情景还会闯入我的梦境,包括我爸夹着行李卷进屋那一幕。我想,家,是人生最猜不透的一个谜,在艰难离乱中可以给人带来慰藉的,唯有家。(选自鲍尔吉·原野《让高贵与高贵相遇》,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注释】①牛鬼蛇神:文化大革命中对所有被打倒、被批斗者的侮辱性称呼。
小题1: 细读第②③段说说,“我爸”为什么又笑又哭?(3分)
小题2: 文章⑦⑧两段中详细地写了父亲回家后盖鸡窝、盖小棚、栽树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3分)
小题3: 文中有许多细腻而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从画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结合人物的思想情感,作简要的评注。(3分)
小题4: 本文在新浪网“鲍尔吉原野的博客”中贴出后,有许多网友留言评论,其中有几条如下:
那些荒诞的岁月,不堪回首啊!
那个寒凝心灵的年代啊,真的无法想像。
在这样美妙传神的叙述里,生活显得格外温润动人。
网友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似乎是完全相反的,有人从文中读到了那个年代的“荒诞”、“不堪回首”、“寒凝心灵”,也有人从文中读出了生活的“温润动人”。他们的理解都正确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5分)
1条回答
密码忘了
2023-05-05 23:24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3分)“我爸”为自己能活着回家,而且家中妻子儿女都好好活着而满心欢喜;但回想自己曾经受到的酷刑和折磨,悲伤之情难以抑制。悲喜交加使他又笑又哭。(3分,哭和笑的原因各1分,基本正确即可,不必求全;整体理解“我爸”悲喜交集,1分。)
小题2:(3分)详写这些内容,表现了经历苦难之后的“我爸”对家庭更加用心,对生活满怀热爱,对未来满怀希望;表现了在艰难离乱中,家、亲情给人带来的心灵慰藉使生活格外温润可人。(3分,对人物的表现作用2分,对主题的表现作用1分,基本合理即可。)
小题3:(3分)示例一:A,在他用手“摸”“拽”的一个个细节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生死线上平安回到家的他,对家中的一切都觉得那么可爱,那么值得珍惜。他摸的不仅是普通的家具用品,而是凝聚着他的情感的生命、亲情的见证。
示例二:B,这一细节多么让人惊叹,经历了苦难折磨的“我爸”如惊弓之鸟,人回家了,心唤醒了,但那心头的阴影却永远也抹不掉。
示例三:C,由上文用手摸,到这里用目光抚摸,词语的移用十分自然巧妙,从有形的动作到无形的动作,把描写的笔触逐渐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读者也随着作者的笔触逐步走入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他满心的喜悦与爱意。
(根据评注的质量酌情给分,不采点给分。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评注的角度与方法,或理解语言的深层意义,或评析人物的情感心态,或鉴赏语言与修辞,都不影响评分。若评注只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或对语句内容、修辞手法等有明显的误解,可酌情扣分。结合结合人物的思想情感可具体,可概括,能点到即可。)
小题4:(5分)示例:不管是读到了那个年代的“荒诞”、“不堪回首”、“寒凝心灵”,还是读出了生活的“温润动人”,网友的理解都是正确的。从文中所写的父亲回家时哪些不寻常的举动与话语,如:他说:“我回来啦,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的确反映了个时代的荒诞。但是,作者并没有只写那些不堪回首的苦难与荒诞,而把更多的笔墨花在了描写父亲回家的欢喜以及他对生活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在那寒凝心灵的年代里,仍然有一种情愫温暖着心灵,温热了生活,那就是家的温暖,是家人、亲情、责任所激活的生活热度和对未来的希望。(不采点给分,只要对文章的理解基本正确,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到位即可给5分,否则,酌情扣分。请注意:这是的示例,而不是范本。)
解题思路
小题1:
联系文中所写“父亲”的人生遭遇从“父亲”先后两种生活环境来体会其复杂的情感,说明“又哭又笑”的原因。
小题2:
试题分析:联系文中所写“父亲”的人生遭遇从“父亲”重新获得新的生活内心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的感受这些方面来理解“父亲”的行为。
小题3:
试题分析:选一处细节描写,结合情节内容,从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等方面来分析。要使用评价语,如“细腻真切”“描写生动”等。
小题4:
试题分析:可根据网友两种观点作出赞同或反对,要结合本文内容说明自己的理由。表达自己新的观点也可以。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