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二清“顺治元年,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请回答:(...

2023-04-30 07:43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清“顺治元年,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请回答:(1)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什么意思?(3分)
(2)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这一历史现象最后到哪一朝代完成?(2分)这个朝代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什么措施?(3分)
(3)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采取什么政策?(3分)
(4)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5)如何评价清朝这一政策?(4分)
(6)从这两个朝代的两种做法造成的不同影响对你有何启示?(4分)
1条回答
子安
2023-04-30 07:57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地区。(3分)
(2)南宋(2分)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立市舶司(3分)
(3)闭关锁国(3分)
(4)原因:A.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C.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D.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答出两点即可额,共4分)
(5)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
(6)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地区特别是东南地区。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这一历史现象最后到南宋完成。这个朝代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立市舶司。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C.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D.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从这两个朝代的两种做法造成的不同影响给我们的启示: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