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中考作文

2021-04-30 19:56发布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真题
 
下列生活小贴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往后一小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拍照小贴士:靠得太近,被摄物体容易变形。有时往后退一步,拍出的照片更自然。
乘车小贴士:车来时,一拥而上会造成拥堵,有时往后让一让,上车更快捷。


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0后——桂维诚,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读了《拍照小贴士》和《乘车小贴士》,这两个小故事里有大道理,让人豁然开朗。我以为:往后一小步,看得更清楚;往后一小步,让出通天路。退一退、让一让,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为什么说:往后一小步,看得更清楚?拍照如此,画画也如此。拍照片焦距太近,物体会失真;同样,画静物素描,你如果往后退几步观察,也许物体间的关系更明了,明暗对比更显著。众所周知,对事物的认知,从空间看是“距离产生美”,从时间看亦如是。比如,隔一段时间再来看某段历史,也许就不容易失真,评价也更为公正。之所以“当代不修史”,是因为本朝史和当前的政治相关太紧密,对本朝史的评价,往往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弄不好就会按本朝政治的需要来编史,若为尊者讳,难免篡改了史实,因而历代王朝都不给本朝修史。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治史传统,这个传统的涵义是多重的,但被人们反复强调的是:当朝人修当朝史,难以保证其客观和公正。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说:每一种历史的叙述,不过是叙述者依据当下的环境和个人好恶,对历史所做出的阐释和说明。历代的统治阶级当其获得统治权时,总要千方百计笼络士人、史官,以美化其统治的合法性,甚至不惜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对于不利于自己统治或有损于自己形象的记载和言论,就会大兴“文字狱”。历史上秉笔直书、敢说真话的史官,有的会像司马迁那样惨遭迫害,甚而如齐太史那样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如果当朝历史按照现实需要和即时的理解来构筑,难免失真和曲解。由此可见,对事物的认知,大小皆如此,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来观照,都不妨往后退一退,再仔细看看。远观之于近看,也许会更冷静、更客观、更真实、更公正。


    为什么说:往后一小步,让出通天路?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如,蔺相如面对廉颇处处给自己难堪,却不与他争辩,反而见了廉颇就绕道而走,甚至装病而不去早朝,避免和廉颇的正面冲突。蔺相如的门下见他如此害怕廉颇,心中很是愤懑。蔺相如就将廉颇和秦王对比,告诉门下说,自己连秦王都不害怕,怎么会怕廉颇呢?之所以这样做,“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从而使廉颇知错而负荆请罪,两人最后结为刎颈之交,于国于己都有利。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尤其难能可贵。谦虚忍让不仅是好修养,更是大智慧。相传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担任秘书院大学士,一天他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他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仍有着现实的意义。


    是向前竞争,还是退后谦让?如何选择,其实是一种处事待人的智慧——退后原来为向前。学会往后退一步,开阔心胸,冷静观照,宽容忍让;就能够对世间人和事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能创建和谐温馨的环境,打造彼此尊重的团队,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向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
 


 


60后——罗沧桑,宁波晚报记者  


   记得几年前每个周日的傍晚,我和女儿都会等在江厦公园公交站。女儿在镇海中学读书,正是她返校的时间,也是541路最拥挤的时段。远远地看见一辆541路停在前一个红灯路口,人群开始涌向马路上,我一把攥过背着大书包的女儿大步向前,揣度着准确的停靠点,一旦停稳,熟练地把她从侧面往门里推,希望能占到一个位置,或者只是好一点的站位。大家都是这个想法,开始挤来搡去的,欲速反慢。女儿并不配合我的良苦用心,一个个从她后面挤进去,她最后站在了汽车的入口处,好不容易关上门。我叹了口气,看着远去的汽车,想起了几十年前的一幕……


   我是1986年上的大学,当时吃饭还用粮票,物质仍然贫乏的年代,每天惦记着吃一份飘香的四角钱的红烧大排,可是要顺利吃到非常不易。当时学生多食堂窗口少,常常一开始大家还能好好地排着队,可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高马大的男生冲进来直接挤到窗口,排队的人早已饥肠辘辘,又怕买不到大排,于是不甘心的人们一窝蜂地从两边斜插过去,引发混乱,常见打好的菜被后面的人一碰打翻了,不时还会出现口角。像我这样的文弱女生最怕这种场面,真想大家能够好好排队,顺利吃上饭。常常等我能买了,大排也卖光了。很多年在我的脑海里美味和拥挤是绑在一起的,要吃到美味必须有痛苦的经历。


   往后一小步,是仁者的作为。让,是谦让,是宽容,两方相争仁者让。我们常能看到,两辆相向开来的汽车抵死在单行道上,常常两个司机都不相让,那就僵在那里谁也走不了。有一辆车退后了,这个率先退的人让路人投来赞赏的目光。他退出的是路,前进的是人性。


   很多人害怕争和抢,厌恶争和抢,却也不自觉地争着抢着,甚至还突破做人的底线。我们希望女儿有比我们从容的人生,不想让她去挤高考独木桥,而是走上申请国外大学的路。但走上了才知道,这条路甚至比高考更挤更堵。女儿申请那年全面暴发SAT(美国高考)亚洲卷泄题风波,极少数人的不良行为损害了一个群体的形象,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诚信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记得女儿在考前也收到过培训机构发来的SAT考试机经(被认为可能是试题的答案),一些同学死背了机经(有多套题目,只有答案部分),押到了题目,考出了远高出真实水平的分数。女儿没有背,因为泄题和机经让很多同学考出了想不到的高分,女儿真实考出的分数却被压得更低,这会直接影响申请结果,焦虑之下,我也怪过女儿:“为什么不背机经?别人都在走捷径,我们也只有这样才公平。”女儿却说:“我不能因为别人得到了好处,就违背自己做人的底线,我不能让自己成为自己鄙视的人!”女儿的话让我平静和思索,是啊,我们渴望世界有序,如果每个人都去制造混乱,世界又如何成得了我们想要的样子?


   往后一小步,也是智者的选择。退,是为了让自己积蓄能量,看清自己,甚至,保有生命。有个故事让我难以忘怀,说一个登山队招人,所有通过体能测试的人,都要加一场单独的面试,只有一道题:当你在登珠峰的时候,最后只有几步路能赶上第一名,这是你一生的梦想,你会怎么做?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我一定要再加把劲,往前几步,赶上他,超过他,我不想让自己遗憾。”只有一个人说:“我仍然按我既有的步伐,不想去赶,甚至放慢一步,安心做我的第二名。”结果,只有他被录取了。登山队长说:他不是能力最强的,那些要争第一的都比他强。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就是要当第一名,倒在了登顶的前一步,因为他们太渴望成为第一名了,而他们的体能已经耗尽,按正常的步伐已是不易,如果再加快,血压心脏机能哪个都不允许。其实我们的目标是登上珠峰,而不是第几个登上。


   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容的路,只有从容的心态。当一个人学会往后一小步,他的世界就宽了一大片。





 


70后——张海华,宁波晚报记者  
 
      十余年前,在我刚痴迷于拍摄野生鸟类的时候,有一个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坏习惯,就是一看到鸟儿——尤其是以前未曾见过的鸟,便很激动,不顾一切往前靠近,结果鸟儿很容易被惊飞,导致要么没有拍到,要么只拍到鸟屁股。


    慢慢地,才终于明白,这样做是很傻的。其实,只要往后退一小步,跟鸟儿保持合适的距离,反而更有机会拍到生动的好照片。关键是,要如何“退”?退,不是离开,也不是傻等,而是耐心地熟悉每一种鸟儿的脾气,尽量与它们做朋友,最起码要让鸟儿有安全感;同时,试着摸熟鸟儿的活动规律,然后随机应变。


    2008年早春,我在四明山中偶然拍到了一种名为“短尾鸦雀”的珍稀鸟类,当时在浙江省内还是第一次记录到这种鸟。短尾鸦雀是一种很神秘的鸟,喜欢生活在竹林中,往往来无影去无踪。每次,当我好不容易与其邂逅时,却都是手忙脚乱,始终没能把它拍好。


    后来,我决定先不急着拍摄,而是在找到它们的时候退在一旁用望远镜观察,发现它们偏爱在比较低矮的小竹林中成群结队觅食,而且有一定的前进路线。因此,我决定绕到预计中的它们的行进路线的前方,拿着镜头静静地等待。终于,当鸟群在竹林中跳跃着飞到我眼前数米处时,它们依旧自由自在地啄食,有一个小家伙甚至还好奇地扭头看了我一眼。那天,我终于拍到了满意的短尾鸦雀的照片。


    作为一名自然摄影师,没有什么比了解、尊重你的拍摄对象更重要,但有些人不这样认为,他们喜欢一味地逼近,甚至不惜侵犯对方。有一年初夏,我和朋友到江西婺源拍鸟,树林中,有只猫头鹰的幼鸟一直安静地站在一根树枝上。猫头鹰在白天通常喜欢睡觉,更何况这还是一只不大会飞的幼鸟。谁知有人竟搬来梯子,上去用广角镜头贴近这只小猫头鹰拍照。我看到,小家伙睁大了眼睛,边发出“呼呼”声,边把身子缩紧。后来,好多鸟友都当场批评那个老兄,要他马上下来。


    还有更过分的。有一年,在慈溪龙山镇的沿海湿地,我们发现了珍稀鸟类彩鹬的窝。鸟儿筑巢在地面草丛中,然后躲在里面孵卵。谁知,几天以后我过去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原先包围鸟巢的草丛大部分被剪掉了,巢中有个蛋已经破损。我在附近隐蔽起来观察了很久,却再也没看到彩鹬回来。显然,是有人为了拍照,恶意修剪了鸟巢,最终导致鸟儿惊恐弃巢。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心中都觉得很痛。因为,类似这样的在大自然面前不懂得“往后一小步”的人,绝不仅仅只是一些缺乏道德的拍鸟的人。近年来,户外休闲之风日盛,大家都说自己喜欢亲近自然。可是,有的驴友在进入山中游玩的时候,随意乱扔垃圾、采摘野花;有的农家乐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口味,特意推出“野味”菜肴,如山里的石蛙、野生雉鸡等;还有的人在野外乱放生,甚至把巴西龟、牛蛙等对本地生态有害的物种随意放到野外……


    有感于此,不禁想到了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经典之作《沙乡年鉴》的一段话:


    “我们不是早就在高唱我们对自由土地和美丽家园的热爱和责任了吗?是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过,我们所爱的究竟是何物和何人?当然不是土壤,我们正在急急忙忙地把它冲到河的下游(注:指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当然也不是植物,我们正在漫不经心地毁灭着它的整个共同体;当然也不是动物,我们已经灭绝了它们中间最大和最美丽的品种。”


    早在70多年前,利奥波德就大声疾呼,我们应该尊重“土地伦理”,即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应该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而应该和其他动物、植物等一样,都是“大地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他说,提倡“土地伦理”的观念,都“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因为,“土地伦理”宣布了世间万物都有“继续存在于一种自然状态中的权利”。


    近些年,我经常带小朋友到野外进行自然观察活动,指导他们寻找、观察野生鸟类,认识野花、昆虫与蛙类等乡土物种。每次,我都对孩子们说,不要追着鸟儿跑,要保持距离观赏;不要损害植物,要俯下身来用心欣赏每一种小野花的美丽;行动要慢一点,这样既安全又能欣赏更多自然之美……


    在生态保护领域,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保护始于关心,关心始于了解”。真的希望,在大自然面前,能有更多的人心怀敬畏之心,做到“往后一小步”,去真正了解、关心、保护我们的乡土上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而不是总想着如何去“消费”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


 


 


80后——丁丹夏,杭州微著网络有限公司“辅导君”教师  
     人的一生,长长短短各不相同,故事也各有千秋,英雄有英雄的跌宕,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热闹。今天给各位看官讲一个平凡人阿三的故事:选择往前一步,还是往后一步?大有学问。



 
    每天早上,阿三都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在6点45分起床,还是错过7点15分的早班车。逻辑上来说,这两个选项似乎毫无关联,但实际的情况是,只要阿三没有在6点45分起床,一定会错过7点15分的早班车。


    不过自从阿三错过早班车、挤了两次早高峰之后,闹钟的地位迅速稳定了下来。最后甚至哪怕没有闹钟,他也能准时起床。


    因为错了一个节奏、一个步调,打乱的就是后面一连串的节奏和步调。成年人啊,还是得努力变成合适的螺丝钉,把自己嵌到合适的位置上,稳固而妥当。


    不过现实往往总不能如人意,意外和选择总会不经意地到来。今天早晨,因为一件小事,阿三的惯常节奏,被改变了。


    事情是这样的:
    由于出门的时候正在沟通工作,也就没有注意窗外的天气,然后下楼时他发现外面竟然下着雨。


    一来一回上下电梯,阿三掐指一算:早班车是一定赶不上了。


    怪谁呢?阿三瞅了瞅这天,也实在不像是在三四分钟内能停雨的,也是,六月梅雨季节还不下雨,啥时候下?嘿,怎么说单身就是不


    好呢,要是有个女朋友,出门那会儿就得给提醒了。惆怅地盯着天空,惆怅了五秒钟,阿三看到了正在打太极拳的大爷。回忆了下,似乎每次这个时间点,大爷都在。他忍不住问了句:“大爷,您每天都打太极拳啊?”大爷头也不抬:“看情况啊。”“啥情况啊?”“各种各样呗,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不打啊。”


    哎哟喂,阿三都乐,这大爷有点意思。“我要是能跟您这心态似的,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不工作,那可就牛气了。”


    大爷也嘿嘿笑:“小伙子赶着上班呢,我看你每天都这个时间啊,挺不错,工作积极。”


    “哪儿能呢,也是没办法,这时候要是不积极,还不都是将来的债。”阿三对于这点倒是看得一直挺明白。


    大爷没回话,笑眯眯打着太极拳,阿三却突然起了聊天的兴致,他都好久没跟长辈聊天了,自从进了这家创业公司,给爹妈打电话的次数都屈指可数。项目、业绩、任务清单、团队……这些字眼包围了他的生活,休假更是遥遥无期。
    虽然是起了聊天的兴致,但对着一个陌生人,又能说些什么呢?阿三又有点茫然了。


    雨淅淅沥沥,一片雾茫茫。花坛里,前一个星期开得很好的栀子花,如今也只残留了一些凌乱的花瓣。“有花堪折直须折啊。”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握着手机,阿三想起了高中时候曾经特别喜欢的这句古诗。在这样一个初夏的、毫不起眼的雨天早晨,80后阿三突然觉得,自己对人生好像有了新的理解。


    他想起了上了灰尘的山地车,说着要去川藏线一起骑行的兄弟,虽然也在这个城市里,说着下次有空聚聚却一直没机会;想起了当时让他回老家一起发展的女朋友,因为异地,从一个星期见一次到一个月最后半年,悄然再见;想起了父母渐增的白发和那些欲言又止……


    假如,人生还可以再有一次选择机会,他还会在当时,按照自己理解的“向前进”的方式,不断往前,不断失去吗?


    “咔哒”一声,打断了阿三漫无边际的思绪,是大爷撑开了伞。“小伙子,我去买菜了。”大爷仍旧是笑眯眯地,朝他摆了摆手,走进了雨幕。


    阿三看着大爷的背影,心里有了个决定。拿起手机,阿三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过了一阵子,那边才接起:“哎,儿子,怎么这么早打电话?”是老妈。“老妈,我这个周末回家啊,跟您先说一下。”“你这孩子,今天就是星期六啊!”“啊,瞧我这忙的,那我晚上回家吃饭行不行啊。”“什么行不行的,上车了跟我说我去做饭,不然回家菜都要凉。”


    絮絮叨叨一顿说,阿三挂了电话,发现已经快8点了,同时看到老板发来的一条信息:“今天上午的客户改时间到下午1点,好好休息下。”“我现在出发,正好准备下后天江西的开业方案,明天我在老家。”阿三回复。


    前进了,失去了,但是也获得了想要的。只是这样的前进、前进、前进,难免疲惫。人生很长,改变和选择的机会总是在不断地发生,拐个弯,忽然发现,前进的方式里,也有“往后一小步”这样的选项。


    并不是要后退,也不是要否定,只是需要一些沉淀,一些反思,一些回归,然后再出发而已。


    阿三把公交卡放进包里,掏出手机,输入公司地址,叫了车。
 
 


 


90后——劳育聪,宁波晚报记者  
     有些生活小贴士,总是在无意间透露着各种小智慧。正如在拍照时,就会有专业摄影人士带来建议:“靠得太近,被摄物体容易变形,有时往后退一退,拍出来的照片更自然。”在乘车时,有人提醒:“车来时,一拥而上会造成拥堵,有时往后让一让,上车更快捷。”



    在我眼中,“往后一小步”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往后”从字面上看是“疏离”,但是加上“一小步”却尽显理智与分寸,反而在两人的关系中达到“以退为进”的效果。


    回望生活中,在面对自己在意的人时,我们的感性常常会碾压理性,甚至令理性荡然无存。我们恨不得能够贴近他,从而去了解一个人、看清一个人,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伴随着近距离的爱与关切炽热无比,反而容易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焦、模糊,并且陷入充满误解的羁绊中。往后一小步,为两人留出应有的空间,往往能看到独一无二的对方。


    女孩之间的友谊,常常就需要“往后一小步”这一剂良药。风华正茂的姑娘们不仅渴望爱情,也容易深陷在女孩间的友谊中。尤其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到班上总有一对“姐妹花”,无论是写作业,还是游戏玩耍,都会黏在一起,甚至连上厕所都会相约一起去。同样不难发现的,经常有两个女生朋友失去了彼此的空间,最后因为一件小事情闹得不欢而散。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初中第一天报到,我就看到班上一个姑娘的书包上挂着一个动漫人物犬夜叉的小钥匙扣。当时的我,十分热爱这部动漫,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觉得心中乐开了花。与她闲聊几句后发现,我们两人的共同点实在太多——喜欢看沧月写的武侠小说、讨厌数学这门课、喜欢在贴吧里灌水……一瞬间,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于是,我们几乎过起了“同手同脚”的生活。在学校中,我和她经常会坐在一起写作业,热烈地讨论各种动漫人物与武侠小说;平时的休息日,也总是会相约去书店、图书馆找最新的小说看。我与她走得越来越近,发现了她充满想象力、具有活力等各种闪光点,但也发现了她越来越多的缺点。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她对我应该也有类似的探索感。单纯的我们,由于走得太近有了一种默认的潜意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所有要倾诉的话和各种消息第一时间只能跟最好的朋友分享。”


    所以,争吵来得猝不及防。有一天,我正在与另一个朋友讨论作家蔡骏一部最新出版的小说时,她气冲冲地跑过来质问我:“为什么你不跟我一起聊这本书?”那种带着“争最佳好友”的醋意,也一瞬间让我无所适从。


    之后,我们去了不同的高中,也早已对年少时不成熟处理关系的过往云淡风轻。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只是不似初中时的“连体婴”那般。没有那么频密的联系,反而给了彼此呼吸的空间,让两个女孩间的相处变得更加自然。在我的眼中,她学识渊博、成绩骄人,早已与那些缺点没有关系。她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且完美无瑕。这样,才是友谊最好的形态吧。


    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曾经说过:“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太近,水波就越会互相干扰。”诚然,除了“友谊”以外,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如此。父母若将孩子视为不能逃出手掌心的附属品,极可能得到孩子叛逆的抗争;恋人若是如胶似漆地相伴度过分分秒秒,也会无故冒出各种猜忌与摩擦。往后退一小步吧,用适当的空间来经营人与人之间最健康且久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