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初三复习五步曲

2021-05-02 20:34发布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
  
  局中把握局部。
  
  有的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经验,把自己的复习过程归纳为“复习五步曲”。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
  
  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
  
  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
  
  ,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
  
  —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
  
  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
  
  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
  
  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
  
  ,效果好。
  
  “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
  
  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
  
  — 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
  
  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复习中也要培养对材料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
  
  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基础题,全做对
  
  ;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
  
  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
  
  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
  
  ,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
  
  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
  
  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
  
  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着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