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院系设置

2022-05-22 03:51发布

农学院 【办学历史】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系,1994年由江西农业大学原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3个学校二级单位合并而成。现有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和植物科技系4个系和1个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师资条件】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教授和研究员27人,(二级人才岗9人),副高职称人员3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14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井岗学者”2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 【学科结构】现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茶学、动植物检疫6个本科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园艺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植物保护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和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现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保护和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生态学、动物学、遗传学、果树学、蔬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和农药学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以及农艺与种业、农业管理农业硕士招生领域2个,具有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作物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和“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园艺学硕士点为江西省“十二五”示范硕士点;拥有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果蔬采后处理关键技术与质量安全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平台,建立了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南昌)和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核心协同单位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2014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专业设置:农学(国家一流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园艺(江西省一流专业)、植物保护(江西省一流专业)、动植物检疫、种子科学与工程(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茶学。 咨询电话:0791-83813014
园林与艺术学院 【办学历史】1909年,江西高等农业学堂开设林科,这是江西林业教育历史的起点。林学院源于1910年庐山白鹿洞书院成立的江西高等林业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高等林业学堂迁至南昌办学,与高等农业学堂合并,成立江西高等农林学堂。自此林学学科和林学院一直伴随着江西现代农林教育的发展和变迁,虽一路坎坷,但始终薪火相传。1940年中正大学农学院设立森林系,1958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设立林学系,1980年江西农业大学设立林学系,1993年更名为林学院,2002年更名为“园林与艺术学院”,2014年恢复“林学院”,同时保留“园林与艺术学院”名称。 【师资条件】学院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475人,留学研究生2人,非全日制研究生50人和本科生1472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教授29人(含校聘教授、青年教授、梅岭学者讲座教授),副教授36人,博士生导师14人(不含兼职导师),硕士生导师72人(不含兼职导师),具博士学位76人。教师队伍中有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高校林学类、林业工程类和环境资源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3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模范教师1人;“梅岭学者”讲座教授2人,首席教授4人,未来之星12人,入选“江西省双千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青年)项目2人。有“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利用”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结构】学院现有林学、林产化工、园林、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专业为国家一级特色专业,园林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学院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硕士点、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点。“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教学团队”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创新团队)奖。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林学一级学科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十三五”江西省一流学科、“十二五”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森林培育学科为“十五”、“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中之重”学科和国家林业局“十一五”重点学科;森林经理学为“十五”、“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风景园林学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学院有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本香料(华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江西省樟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乡村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连山和庐山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站,有江西省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还有园林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植物天然产物与林产化工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试验站、森林资源检测与评估中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等校级平台7个,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学院建有树木标本馆(JXAU)、昆虫标本馆、林木种子标本室。建设了大港试验林场、气象观测站、园林设计实训基地、现代林木育苗基地、树木园、竹种资源圃等校内教学实训基地。有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江西省行业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在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永丰官山林场、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天香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金乔园林有限公司、赣南树木园、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赣州市城市园林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 专业设置:城乡规划(五年制)、林产化工(江西省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林学(国家一流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园林(江西省一流专业)、风景园林、环境设计(艺术类)。 咨询电话:0791-83828045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办学历史】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院源于1936年成立的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历经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畜牧兽医系,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2年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师资条件】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9名,专任教师113人,正高职称教师35人,副高职称教师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1人。学院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50余人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并聘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院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科结构】学院学科优势突出。学院现有2个一级博士点,6个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一级学术型硕士点,8个二级学术型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畜牧学为江西省首批“双一流”优势学科;兽医学为江西省首批高校“双一流”特色专业。“畜牧学”、“兽医学”是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畜牧学”是江西省高水平建设学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还是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构建了完善的国内外、本-硕-博-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录国内外硕士研究生保持在35%以上,各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组建了动物营养、养禽、传染病、宠物、养蜂、水产等6个课外兴趣小组,努力创新第一和第二课堂融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拥有多个校内实践基地,在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积极与校外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了2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 专业设置:动物科学(国家一流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动物药学(江西省一流专业)、动物医学(国家一流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水产养殖学(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 咨询电话:0791-83813504
工学院 【办学历史】工学院溯源于1940年的国立中正大学农机专业。1969年江西农学院农业机械系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农机系合并组建新的农机系。1985年农机系更名为农业工程系,1995年与计算机系合并组建工程技术学院,2002年工程技术学院更名为工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 【师资条件】学院现有教师100余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3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总数85%以上,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0%,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其中涌现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名师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西百千万人才1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江西省师德标兵1名,一级学会副理事长2名,常务理事2名,理事3名。 【学科结构】学院现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所有专业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为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和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学院拥有江西省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畜牧设施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生物光电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研究平台。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室有先进制造技术、力学实验室、数字与模拟电子、单片机与自动控制、汽车结构与技术、智能农机装备、结构工程、制造工艺、基础物理实验室等40余个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配有激光加工、数控仿真、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等先进机械加工设备,1个汽车驾驶基地,占地40余亩。教学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2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满足教学和实习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江西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 咨询电话:0791-83813291
经济管理学院 【办学历史】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设立的农业经济系,1994年6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成立经济贸易学院,2012年3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院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探索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毕业生。现有在册本科生2600余人、硕博研究生306人。 【师资条件】截至2019年12月,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96人,其中正、副教授34人、博士学历46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导师)5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育名师1人、省百千万工程人才5人,省“双千计划”人才2人,梅岭学者1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首席和经济岗位专家团队8个、学校大北农教学精英奖2人。 【学科结构】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和市场营销7个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会计学3个专业是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为国家特色专业。现有农林经济管理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点科研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和政治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农业硕士和会计硕士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设置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金融、国际贸易学、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与计量、双语教学11个教研室; 学院设有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西省重点建设智库试点单位)、江西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软科学创新基地(江西省软科学创新基地)、金融与会计研究中心(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以及多个校级研究机构(农村经济研究所、移民研究中心、农村电商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中心等)和MPACC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学校“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主体依靠单位。学院实验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VBSE 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国贸金融实验室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5个实验室,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专业设置: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 咨询电话:0791-83828013 83813564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办学历史】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40年中正大学的土壤学和农业化学学科,1997年由原土化系、环保系和土管系合并而成。现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52人,本科生1726人,留学生2人。学院设党委行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和资料室等部门,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5个教学单位,以及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景观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土地科学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旅游研究中心7个教学与科研平台。 【师资条件】截止2019年12月,学院教职工92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6人,博士5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2人、江西省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1人。“青年井岗学者”1人。外聘客座教授8人。 【学科结构】学院拥有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现有6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资源与环境。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利用和旅游管理学术硕士学位和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学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已形成集本、硕、博为一体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茶文化与休闲方向)、农业水利工程。 咨询电话:0791-83813884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办学历史】1993年成立计算机系,2000年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师资条件】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学院具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网络综合布线、微机原理、嵌入式、电子商务等12个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等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此外,学院在北京、广东、深圳、杭州等地建立了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基地。学院广泛联系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面向社会设有多个计算机考试点和培训基地,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在我院设立的江西省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辅导培训基地及考试报名点,我院与达内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合众艾特有限公司、北京传习教育有限公司、南昌市云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州泰泓电源有限公司、深圳市科瑞普光电有限公司、上海易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以“人才培养、尚德重技、社会服务、特色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将学院建成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学院积极与行业内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多个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组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设有764工作室、KDD工作室、VR工作室、创新创业咨询室、CSC工作室等多个专业工作室,实现了经费有保障、活动有场地、项目有导师、成果有奖励,有效地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学与科技活动三结合。 【学科结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计算机软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硬件、电子商务、概率与数理统计、代数与几何、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八个教研室。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之一;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点为学校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50余人。 专业设置: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咨询电话:0791-83813840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办学历史】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经1959年初创-1994年复系-2002年升院-2011年调整四个时期70年。学院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70余人,本科生1200余人。 【师资条件】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7人(教授6人、副教授1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含在读)19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另外还有校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10余人。学院下设研究生部、管理系、法学系、中文系和音乐系。学院建有艺术教学实验室、法学教学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和中文(新闻)教学实训室。还在大江网、江西日报社、南昌新闻网、南昌市经开区检察院等地建立了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南昌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江西记者站、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东莞市星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等设有多个就业创业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性教学和就业创业平台。 【学科结构】学院设有3个硕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有7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设置: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音乐学(艺术类)。 咨询电话:0791-83813536
理学院 【办学历史】理学院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拥有江西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市植物资源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有机功能材料与农业应用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江西农业大学功能材料与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 【师资条件】全院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33人,实验室人员7人,教授10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2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柔性引进清华大学教授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22人,硕士生导师14人,“未来之星”8人。江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5人。 【学科结构】学院拥有学士和硕士研究生两个人才培养层次,设有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2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专业以社会对应用化学类人才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和学科,着重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养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设有分析测试、精细化工和药物合成等培养方向。材料化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农业院校的实际,致力于培养能够应用材料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农业等各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专业设置: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咨询电话:0791-83828061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办学历史】我校于1993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创办生物技术专业,招收三年制专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并于1999年组成立生物工程系,2006年更名为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成立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3000人。学院已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1156人,硕士研究生126人。 【师资平台】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76人。其中具有正副教授职称27人,高级工程师与高级实验师3人,外聘兼职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研究生导师27人(含兼职导师)。学院拥有4000m2的实验室和3000m2的现代化教学实训基地,设备总资产近300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达267台件,为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学院拥有江西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江西省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发酵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以及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校级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科专业】学院设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3个本科专业;生物学、生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1个,生物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1个。生物工程专业在2015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本专业第一、2018年进入“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生物工程和生物学为校“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 专业设置:生物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制药工程、生物技术。 咨询电话:0791-83813460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办学历史】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86年创办的农畜产品加工专业,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三个二级硕士点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2019年在畜牧学博士一级学科自设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工程二级博士点;拥有“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省发改委“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南昌市“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7000余m2,仪器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校重点建设专业,2002年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并于2008年3月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等院校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江西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111人,本科生830余人,自办学以来,共培养毕业生2000余名。 【师资条件】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正高16人、副高17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硕士学位18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杰青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9人。 【学科结构】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三个二级硕士点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校重点建设专业,2002年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并于2008年3月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等院校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被评为江西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专业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 咨询电话:0791-83828420


外国语学院 【办学历史】外国语学院起源于原基础课部英语教研室,承担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1996年开设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大专),1999年,英语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01年在原人文社科系外语教研室和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的基础上成立外国语系,2007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2010年增设日语本科专业。2012年,英语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增设商务英语专业。2017年,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教育硕士。2018年,学院英语专业首次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目录,2019年,日语专业也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目录。现有在校本科生831名,研究生77名。 【师资条件】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博士8人、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设有英语专业教研室、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教学部和外语视听中心。学院师生教风学风良好,在全校四次教风学风评比中均进入前四。 【科研成果】学院教师教学水平突出,获得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学院教师曾三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国家级教学竞赛,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7项,省级教学竞赛奖26项,全院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20余部,出版专著、译著、撰写论文200余部(篇),承担含国家级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50余项。获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成果奖各1项、省人文社科奖2项、省优秀教材奖3项。学院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项。 专业设置:英语、日语。 咨询电话:0791-83813327
职业师范(技术)学院 【办学历史】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秉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职教师资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现有教育技术学、农艺教育、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4个本科专业对外招生。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管理”专业领域。有各类在校学生千余人,其中本科生755人、硕士生80余人及各类培训学员300余人。 【师资条件】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37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5人、副教授14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8人。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若干人。 【学科结构】学院现有教育技术学、农艺教育、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4个本科专业对外招生。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管理”专业领域。 专业设置: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农艺教育(三校生)。 咨询电话:0791-83813273
软件学院 【办学历史】软件学院是2003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创办,办学层次为二本。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软件工程专业要与软件企业合作办学的要求,我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机制,建立了专业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和行业领域需求确定培养方向,根据产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方向,系统地培养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软件设计方法、开发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等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软件系统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应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能力。学院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招收学生,已培养毕业生八千余人,现有在校学生二千四百余人。 【师资队伍】软件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根据“3+1”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三支教学队伍:一支是学校本身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一支是科研院所、软件企业研究员、工程师组成的教师队伍,研究员(教授级)2人,副研究员3人,工程师(含高级工程师)16人;一支是外聘兼职教授4人。 【学科结构】学院现有软件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在软件工程专业框架下开设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方向、移动互联技术方向、嵌入式软件技术方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英语方向、会计方向、金融方向等七个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软件工程(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方向)、软件工程(移动互联技术方向)、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技术方向)、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软件工程﹙+英语﹚、软件工程﹙+会计﹚、软件工程﹙+金融﹚、物联网工程。 咨询电话:0791-83813933、8382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