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院系设置

2022-06-18 23:57发布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是文学院办学历史最久且最具特色的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专业代码为050101,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645人。 专业定位及特色:本专业主要面向以榆林为核心的陕、甘、宁、晋、蒙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具备专业的现代教育实践能力,能在中小学校进行语文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其它文化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闻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2006年获批为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50301,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学生185人。 专业定位及特色:本专业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一线,培养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掌握新闻传播的规律与技巧,熟练运用各类媒体技术,能够在新闻媒体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信息传播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秘书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秘书学专业为2014年获批的本科专业,是一个年轻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兴专业,专业代码为050107,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23人。 专业定位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地方发展和国际化的要求,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行政工作能力和办公室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办公系统技能,熟悉各类文书写作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高级文秘、办公室管理、会展活动管理、公关宣传、秘书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英语专业开设于2003年,专业代码为050201,授予学位为文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458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学生应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具有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英语交际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英语教学的能力、英语活动的组织能力、英语教研的初步能力以及英语涉外的基本交际能力,能在教育、文化、外事、经贸、科技等领域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翻译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翻译专业开设于2014年,专业代码为050261,授予学位为文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34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通过四年系统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理论基础,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使其能够胜任外事、商贸、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商务英语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于2017年,专业代码为050262,授予学位为文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06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教学模式,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旅游、文化等部门从事外贸实务、电子商务、商务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系统训练,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强的英汉口语表达能力,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广博的商务英语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外贸实务职业素养,熟悉外贸商务工作的相关知识、程序与环节,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实务操作。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建于1958年,是榆林学院建校时最早开设的老牌专业之一,2003年升为本科专业,现与延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该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在我校所有专业中位列前茅。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专业代码为070101,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及初步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在基础教育、教育行政管理、经济与金融等部门从事基础教学、管理及开发研究等工作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应用统计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应用统计学是统计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专业,以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理论为基础,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数据分析与统计管理人才,本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本科,学制4年,专业代码为071202,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企业、经济管理、金融和市场研究等机构部门从事数据收集、统计核算、质量管理、市场调查分析、统计信息管理和数量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金融工程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金融工程专业以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为基础,通过金融数量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手段,解决复杂性金融管理和投资决策问题。金融工程侧重技术,注重实践,是统计学、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量化应用。学制4年,本科,专业代码为020302,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突出金融数量方法和统计分析的学习,熟悉运用新型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创造性和个性化地提出解决金融问题的策略和方案,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部门和企业从事工作的高素质金融专门人才。
能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四年)
榆林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学校二级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专业于2005开始招生,目前在校人数为343人。现已毕业学生11届约1000余人,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80人左右。 专业立足地方,面向相关行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能够在计算机系统控制、电力系统、电气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与规划、工程设计、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四年) 榆林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于服务西部能源化工装备发展,面向通用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等领域,依据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及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部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源于学校1997年创建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是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较早设立的工科专业之一。专业先后被获批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围绕能源化工机械发展的鲜明专业特色。近三年来,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项目4项,教育厅和市科技局项目若干项,出版省部级教材2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40余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本科四年)
榆林学院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4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批准书编号:MOE61UK2A20141646N。2015年9月项目开始招生,目前在校项目学生共计126人。2019年,本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外合办学项目合格性评估。
项目合作院校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为英国第五大公立大学,是中国与英国政府首批公布互认学历的英国院校之一,该校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得到英国多家权威职业机构认证。本专业教学活动由榆林学院和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完成。项目采用“3+1”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榆林学院学习,第四年专业和语言成绩达到要求(在榆林学院学习期间的各科成绩合格,且英语水平达到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的录取标准:雅思成绩不低于6.0,且单项成绩均不低于5.5)的学生可选择赴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留学完成学业。赴英学习的学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榆林学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外方胡弗汉顿大学颁发的工学学士学位证书;第四年在榆林学院完成学业、课程考试合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目前,项目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由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承担。收费标准:国内学费28000元/年(本省同类专业最低标准),国外学习期间,按照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国际学生的标准收费。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四年)
门捷列夫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测量”和“控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项任务,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则是实现这两项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在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大约有¼是属于测量方法和仪器创新。此外,仪器仪表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倍增器”和拉动作用,应用仪器仪表是现代生产从粗放型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必须采取的措施,是改造传统工艺必备的手段,也是产品具备竞争能力、进入市场经济必由之路。本专业隶属于学校二级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于2008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学生174人。专业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立足地方、面向行业、着眼国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测量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仪器仪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计量测试、测量与控制、工业自动化、质量监控等领域内从事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及过程管理等工作。安全工程 (本科四年)
榆林学院安全工程专业隶属于学校二级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于2009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50名,已有7届毕业生,共计345人。专业培养具备安全科学分析研究能力、安全工程设计评价能力、安全生产监察管理能力;能够在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部门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设计与评估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有安全科学基础、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消防工程学、矿山安全学、化工安全基础、建筑安全基础、职业卫生学等主要课程。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和企业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专利10余项。物理学 (本科四年)
物理是研究物质基本组成和运动规律的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实验科学。大至宇宙之浩渺,小至夸克之精微,长至百亿之年,短至万亿分之飞秒,无所不是物理研究的对象。物理学是最精密、最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它是当今所有高精尖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支柱。它支撑着从宇宙飞船到核能利用,从大飞机上天到高铁奔驰,几乎社会上每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都牢牢地依靠着物理学的成果。榆林学院物理学专业隶属于能源工程学院,1958年首次招生,目前在校学生165人。本专业旨在立足当地,面向周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热爱教育事业,能在物理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四年) 能源作为全球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能源利用的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了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随着能源种类的多样化及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能源转换利用的综合学科应运而生,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榆林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立足本地面向西部,瞄准能源转换和利用的产业需求,致力于培养面向能源利用、电力生产等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厂的运行与维护工作。本专业隶属于学校二级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保持在180人左右,每年培养40-50名毕业生,近三年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四年) 榆林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学校二级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现有本科在校学生148名。专业立足于服务西部新能源产业发展,以能源动力、电气类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新能源利用为方向,突出太阳能光、热、光化学利用,风能利用等方向相关理论和方法,学习新能源发电、控制、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太阳能、风能利用行业,进行相关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系统运行监控、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近年来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市级项目多项 ,累计科研经费24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5篇,专利16个。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四年) 根据化学工业发展的要求及学科特点,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与技术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通晓化工过程的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了解化工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能够在能源、材料、轻工等化工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构筑并实践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凸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新体系,基本形成了“区域能化产业+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工程特色显著、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的特点。在榆林煤、气、油、盐四种资源转换驱动下,新的培养体系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的方案,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体系和特色化的多元提升途径,有利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所需化工人才的培养。化学 (本科四年) 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基本要求及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素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在化学基础教育及化学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管理及技术等工作的化学工作者。专业以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学为基础,主要培养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开设心理学、教育学、化学教学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理论及相关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专业设置于1960年,是我校办学较早的专业之一,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专业连续3年荣获陕西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二等奖;专业属于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化学教育工作,也可以就职于食品、石油、制药、化工等企业从事分析化验工作,也可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专业就业主要面向省内重点中学及大型国有企业分析检验中心,培养了榆林市70%以上的化学教学骨干和榆林市大型国有企业90%以上的分析检验技术人员,近3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逐年提高,已为郑州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2020年与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展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四年)
专业培养适应榆林及周边地区油气供应安全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沟通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较强,毕业后能从事油气集输、长输、储存、输配等环节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并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学改革精神,培养具备工程材料、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毕业生主要在油气田企业、油气管道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单位、石油化工(销售)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国家物资储备部门等领域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研等工作,也可以攻读国内外高校及研究院所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专业成立于2006年,为陕西省第二家成立该专业的高等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陕西省一流培育专业”;连续4年荣获全国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二等奖;就业主要面向中石油、中石化、延长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近3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考研率逐年提升,已为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行业知名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四年) 专业面向过程装备领域,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掌握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过程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和新型化工装置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在化工、石油、能源、机械、环保、制药、食品及劳动安全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立足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聚焦世界领先煤化工装备使用需求,以服务世界一流能源基地煤炭深加工全产业链为己任,以培养煤化工装备的设计、制造、控制运行、销售、维修为特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专业以煤化工装备的设计、制造、控制、维修、销售为特色,设置化工、机械、自动控制三个方向的课程,是我校目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最好的专业之一,毕业生深受区域内央企、省企、大型民企的欢迎;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氢能重点实验室、压力容器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煤矿充填实验室和全国首套全流程60万吨/年煤制甲醇实训工厂等平台;连续5年荣获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大赛三等奖;为提升专业办学水平,2020年部分优秀学生拟与西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实行“2+2”合作办学模式,前两年在榆林学院修完专业基础课,后两年在西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学校学习专业课,让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享受知名院校资源。石油工程 (本科四年)
根据石油工程学科特点以及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根据数学与力学、机械及电工等工科基础知识以及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胜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监督、应用技术研发、油气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依托国家能源战略和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致密油气资源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基本形成了“区域非常规油气资源+油气钻采理论+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筑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凸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坚持外语、计算机和工程训练 “四年不断线”学习,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体系和特色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适应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发展形势的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专业成立于2009年,依托陕西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重点扶持学科,借助国家能源战略(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致密油气资源开发)对人才的需求,构筑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凸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石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荣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初步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油气田地质、钻井、采油及油藏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从事石油工程相关的现场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专业每年有25%左右的学生考取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专业与俄罗斯北方联邦大学联合开展“交换生”项目,与长庆油田、延长石油密切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四年)
专业立足榆林,面向晋、陕、蒙、宁等周边地区生产第一线,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的材料专业知识,国际化的视野和眼界,掌握各种材料制备与分析方法,具备材料研发与设计、成型加工与性能调控、分析检测与质量控制等能力,能在材料领域内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建设以及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紧紧围绕榆林资源和企业需求,研究方向涉及金属、高分子、纳米材料等三大类,特别是在铝基、镁基特种合金材料及其强韧化热处理,光伏硅材料,碳基复合材料,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材料计算设计与数值模拟等方面,形成了以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应用为特色,涵盖材料设计、制备、表征和制造为一体的学科体系。通过工程化实验平台,校内实训、企业实习实训、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制定工程化课堂教学方案等多层次多方位差异化培养,开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已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的办学特色,专业在金属材料方向、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基础上特设纳米材料与技术方向,紧扣时代脉搏;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各种竞赛和建模,努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建立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生连续参加陕西省金相大赛,获二等奖多项,全国金相大赛,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多项;为提升办学质量,与西安理工大学建立实验教学联合培养模式,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建立“西安交通大学—榆林学院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上“二本院校”,享受“一本资源”。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当代中小学要求,胜任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具备体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主要课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球类、田径、体操、武术、跆拳道运动、射艺等。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专业特色 :注重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实践,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及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及相关领域中,从事大众日常健身的指导与服务工作,从事各类健身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工作,从事商业性体育场馆、体育协会及大众健身俱乐部的服务、经营与管理工作,从事健身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等工作,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 :社会体育导论、体育产业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社区体育、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体育经济学、全民健身概论、运动技术专项理论与实践、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户外运动、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等。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在各级体育行政、事业单位、厂矿企业俱乐部、社区会所、体育产业部门、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宾馆饭店及旅游部门的康乐休闲中心,各类学校等部门工作,部分毕业生还能成为体育私营企业主,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和财富。专业特色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及社团常规性活动,努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其健身指导技能和组织策划中小型体育赛事等技能的提升。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四年) 学科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计算机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面向IT行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能使用现代工具和外语,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物联网工程 (本科四年) 学科介绍:物联网专业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学科,物联网与新能源、绿色制造等并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专业主要面向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安全防范、智能安全生产管理、智能卫生医疗、智能生活服务等领域,研究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普适计算、云计算、泛在网络系统融合应用的学科。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电子技术、传感与射频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专业知识,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能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专业综合性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突出工程化系统工程能力,具有理论基础与系统集成实践的特征。专业依托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物联网工程应用为切入点,采取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四年) 学科介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复合型学科,本专业是面向大数据时代巨大人才需求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立足榆林、面向行业、着眼国际,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良好的动手能力,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论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应用分析技能,能在相应的领域从事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工作,能够从事数据有关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1、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理论平台 +实践训练+竞赛强化+基地实习”教学模式。2、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引入企业职业认证课程体系。
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以教师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两大培养目标。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充分发挥与地方中小学教育结合,协同育人,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严把教育实习与学位论文调查研究与写作关口,以此落实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同时,依托考研,教师资格考试等推动教风与学风建设,提升师生专业知识水平,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意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前提下,彰显专业吸引力与招生优势。办学过程中,利用院系现有教学资源,结合本专业与其他四个专业(行政管理、历史学、法学与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共性,进行创造性大文科互融,提升师范类学生综合实力,培养特色鲜明的“一专多能”应用型教育人才。
就业方向: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专业综合素质实训,培养具有能在中小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理论宣传以及党群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历史学(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以历史学教师教育与文物与博物馆两大人才培养方向。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史学概论、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经史导读、苏联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陕北历史文化概论、考古学通论、陕北红色文化研究、国际关系史等。同时开设教育实习、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见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
就业方向:在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从事历史学教育与研究的应用型人才;在榆林当地党群组织、国家机关、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事务管理及红色文化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历史学是秉承学校“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本专业依托榆林学院综合发展优势,形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在榆林地方史志、西北革命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历史学科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法学(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以法律职业、企业法律服务、行政执法三大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法制史、经济法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学、商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环境资源法、民事诉讼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法律职业伦理等。同时开设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见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为公检法、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街道社区、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关等部门的一线工作岗位,培养能从事法律服务、司法文秘以及司法行政辅助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结合本专业近几年的司法考试情况以及行业的实际需要,通过模拟法庭、专业辩论、速记速录、法律诊所、法律协会、法律援助等多种渠道或形式实施专业教学,与有关政府、法院、街道、社区等开展校企合作、行业合作,学生通过“法律协会”或“法律援助站”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充分实现了“工学结合”的专业实践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方向: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综合素质实训,培养能够在基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基层法院和律师事务所从事组织、服务以及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着眼国际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行政管理(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以基层党政机关行政管理、企业事业单位人事行政管理、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政管理三大培养目标。主要课程: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经济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基层政府原理理论与实务、行政法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同时开设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见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专业特色:遵循学校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立足榆林,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行政部门、社会团体与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三个专业岗位群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行政能力;在培养方向上,学生可在三个岗位群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学习;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发展方向与指导教师,实行分类培养、分类指导;在培养模式上,构建了“学、赛、产”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方向: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综合素质实训,能够在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群众自治性组织从事管理、服务及初步政策研究工作,且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社会工作(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以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福利制度与政策方向、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为三大培养目标。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社会行政、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同时开设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见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行政管理、医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旨在为案主(client)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案主解决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案主重塑自信,协助解决困境,重新融入社会。就业方向: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综合素质实训,能够在民政部门、社会福利部门、企业、社会工作机构、社区组织等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立足榆林、面向行业、着眼国际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本科四年) 专业特色:本专业坚持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形成“注重基础,加强技能,保持特色,服务区域”的教学理念。本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榆林市多所中学建立教育实习合作关系,邀请教学名师开展示范课、指导学生开展生物教学技能大赛、撰写教育教学类毕业论文;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省、校、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榆林市多所学校承担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培训、标本制作培训、小学校本课程研发等任务;多次参与指导中学生参加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取得佳绩;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区域热点问题的研究,投身公益事业,将来走向中学教师岗位能以身作则影响中学生的生活理念,助力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教学活动的基本体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基础教育及其他教育工作的教学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植物科学与技术 (本科四年) 专业特色: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综合了农学、园艺和植保三大内容,在科研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科研上,它属于应用基础学科,可以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建设、粮食生产安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在应用上,它主要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及植物生产管理、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和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同时,综合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能在现代植物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生态环境重建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植物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动物科学 (本科四年)
专业特色:面向周边省市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以培养一批懂专业、会应用、会管理的人才为宗旨,围绕畜牧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趋势,按照“立足区域为根本、学农爱农为引领、强化实践为重点、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接岗位能力及创业能力需求,采用“3+1”培养模式,以四年不断线的专业实践为特征,配置结构合理和突出应用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认知、能力培养、素质拓展、创业训练有机结合,实现全过程能力和素质培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立足榆林,面向周边省市畜牧业生产第一线,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动物生产、畜产品加工、畜牧业经营管理、动物疫病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相关领域或部门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生产与管理、技术推广与服务、创业创新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园林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以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借鉴了地方院校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重视人文修养的培养,教学计划设置既保证覆盖园林专业规划设计及植物景观设计、后期的养护管理等各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也增强了知识的深度和完整性。重点强调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加强了与市场需求的衔接,增加了设计基础课与实验课及施工管理课的教学工作,重视手工与电脑绘图技术的共同提高,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中对于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等人才的较大需求量,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东风,专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园林建设需要,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林学专业、园林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林学、园林、城市景观建设、森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含科技开发与推广)、教学、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创业等方面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四年)
专业特色:面向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批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旨在解决制约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培养目标:具备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荒漠化防治工程的方法和管理技术,熟悉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漠化的监测与评估相关等行业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掌握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能力,能胜任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流域管理,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监督、执法、管理与评价等工作。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需求和前沿热点,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土壤类型、资源现状和气候变化特征,立足陕北设施农业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紧抓设施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机遇,坚持以“理论扎实,基础过硬,技术熟练,能力全面”为教学工作指导思想,整体遵循 “特色鲜明,方向明确,技能全面,文武兼备”的教学目标,本专业除了加强设施农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更加注重实践技术、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设施人才能力素质培养,多方面、深层次制定形成教育教学基本方针策略。培养目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榆林及周边区域土壤资源及高光照、高水热、高温差气候条件为环境基础,面向区域设施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及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导向,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掌握现代设施作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设施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作物新品种选育、设施栽培管理、产后储藏与加工、植物病虫害监控与防治等环节的应用技能;具有获取行业发展趋势、热点和缺陷的宏观掌控能力;掌握普及设施植物生产类知识和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设施农业与工程及相关领域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设施植物生产类专业技术相关的科研、设计与建造、经营与管理,严格遵守自然伦理和职业伦理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艺术学院
美术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美术学专业正式成立于2004年,专业代码为130401,授予学位为艺术学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320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立足榆林、辐射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掌握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文、史、哲知识,具备史与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一定水准的教学能力,能在美术教育领域、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等部门从事美术教育和科研、美术编辑和艺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美术学专业保持师范教育特色,每年培养一大批师范毕业生服务于基层教育事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任教并很快成为教学骨干。另外一部分毕业生主要是考取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层次上做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特色:本专业长期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开设师范技能方向和应用美术方向,学生毕业后大多成为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骨干和艺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主要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法、素描、水彩、速写、国画、油画等。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可从事美术教育领域、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等部门从事美术教育和科研、美术编辑和艺术管理等,以及政府部门等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音乐学 (本科四年) 专业介绍:音乐学专业正式成立于2004年,专业代码为130202,授予学位为艺术学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317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系统掌握音乐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需要,能够胜任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和研究以及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多面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音乐学专业保持师范教育特色,每年培养一大批师范毕业生服务于基层教育事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任教并很快成为教学骨干。另外一部分毕业生主要是考取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层次上做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特色:本专业长期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开设师范技能声乐、钢琴方向,学生毕业后大多成为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骨干和艺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主要课程:基本乐理、钢琴、声乐、视唱练耳、舞蹈、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艺术概论、和声学、合唱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即兴伴奏、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器乐选修等。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可从事音乐教育领域、音乐研究、文博艺术管理、群众文化等部门从事音乐教育和科研等,以及政府部门等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舞蹈学
专业介绍:舞蹈学专业正式成立于2009年,专业代码为130205,授予学位为艺术学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06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教学和创编能力,能在各中、小学校、群艺馆、厂矿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创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舞蹈学专业保持师范教育特色,每年培养一大批师范毕业生服务于基层教育事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任教并很快成为教学骨干。另外一部分毕业生主要是考取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层次上做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特色:本专业长期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开设师范技能、应用舞蹈方向,学生毕业后大多成为中小学音乐舞蹈课程教学骨干和艺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主要课程:芭蕾舞基础、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编导、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舞蹈教学法、陕北民间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能在各中、小学校、群艺馆、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创编,以及政府部门等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艺术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视觉传达设计 专业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正式成立于2005年,2013年之前专业名称为艺术设计,专业代码为130502,授予学位为艺术学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60人。2020年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系统掌握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面向于地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能够胜任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广告宣传部门、规划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文工作等的多面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掌握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相关综合能力得到深入地学习与全面锻炼、全面培养,使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能力和技巧的应用型人才。一部分学生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另外一部分毕业生考取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层次上做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特色:本专业长期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开设平面设计、传媒方向。学生毕业后大多能够胜任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广告宣传部门、规划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文工作等的多面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概论、设计简史、书籍装帧设计、计算机设计基础、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图形创意、印刷工艺、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宣传画册、广告影片制作、Flash动画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可胜任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广告宣传部门、规划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文工作等,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科研、开发和艺术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环境设计 专业介绍:环境设计专业正式成立于2013年,专业代码为130503,授予学位为艺术学学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57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建设部门、规划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施工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使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能力和技巧的应用型人才。一部分学生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另外一部分毕业生考取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层次上做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特色:本专业长期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开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向,学生毕业后大多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建设部门、规划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施工管理等能力。主要课程:景观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简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透视学、家具设计、电气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工程概算、建筑装饰材料学、工程制图(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3DMAX)、景观设计等。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可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建设部门、规划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施工管理等能力。以及政府部门等从事科研、开发和艺术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本科四年) 专业基本情况:榆林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设置于2006年,专业代码为120202,授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周边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具备营销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服务及管理工作的人才。专业定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营销策划、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市场营销基础和专业知识,并接受3个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目标为面向工业、商贸企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营销、推销、采购、市场调研、商务谈判等业务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结合榆林经济的发展及周边省市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专业课程倡导层次化教学,为“基础+专业+职业”培养模式。此外,能力培养也兼顾应用性和地方性,主要从岗位需求特点出发培养通用性的营销人,可以从事如销售管理、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经济法基础、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品牌管理等。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可在营销相关领域的工业、商贸企业单位等从事营销、推销、市场调研和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众多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财务管理(本科四年) 专业基本情况:榆林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于2006年,专业代码为 120204 ,授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知识、能力、素养”协调一致为原则,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通晓企业会计准则;能熟练操作和维护财务软件;能科学开展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合理设计财务管理制度;熟悉现代理财技巧、理财方略;具有经济、管理、金融等多方面的复合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周边地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成“特色鲜明、就业充分”、经济与管理学科统筹发展、培养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开设财务会计、证券投资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了会计电算化实账操作、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税法与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金融学、审计学、经济法等。
就业去向: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财务和金融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在众多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旅游管理(本科四年) 专业基本情况:榆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于2006年,专业代码:120901,授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周边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旅游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才。专业定位: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特色: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旅游管理专业明确了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定位及“为旅游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学科基础+专业理论+操作实践”为特色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旅行社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目的地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群。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及第二课堂活动。近5年,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4项,校级12项;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全国酒店技能服务大赛” 、陕西省级旅游院校辩论赛中获奖4项。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统计学 、旅游学、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法规、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与实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旅游市场营销等。
就业去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管理与服务工作,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工作,旅游行业行政管理工作,或旅游行业的自主创业等,也可进一步在众多相近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会计学(本科四年) 专业基本情况:榆林学院会计学专业设置于2007年,专业代码: 120203K授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定位: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周边地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成“特色鲜明、就业充分”、经济与管理学科统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会计学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基础、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税法与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审计学等。就业去向:会计专业有“长期、可靠、优质、顺畅”就业渠道,各近几年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有很大一批毕业生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会计、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业务知识扎实,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有上进心。目前已有部分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晋升为部门经理或业务骨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专业基本情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设置于2018年,专业代码为020104T,授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资源和环境专业知识,能将所学理论与方法有效应用于区域、企业等不同层面经济管理、资源环境评价规划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榆林,面向陕甘宁蒙晋,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