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3分)施肩吾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

2023-06-17 16:35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3分)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答: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                                                                           
                                                                               
1条回答
王八
1楼-- · 2023-06-17 16:59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远超逸的心境。(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高,本诗第二句写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侧面表现了四明山山高的特点;(2)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萧鸣,反衬出山的幽静。(写对一点得满分)。 
解题思路
小题1:根据“半夜寻幽”“何处吹箫”体现出诗人“淡远超逸”的心境。
点评:体会诗人的心境,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小题1:试题分析:“触云行”这一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出山“高”这一特点,“无人境听到吹箫声”通过“以声衬静”的方法来体现山上的“幽静”这一特点。
点评: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题中常考的题型,那么怎样来分析呢,一般可以这样来分析:(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