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对___________说:“冬至后六十天地面解冻,到七十五天地下解冻。地下解冻才可以种谷,过冬至一百天就不能再种,所以春...

2023-06-01 04:19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对___________说:“冬至后六十天地面解冻,到七十五天地下解冻。地下解冻才可以种谷,过冬至一百天就不能再种,所以春耕春种必须在二十五天内完成。现在您为了自己享受,大建楼堂馆所,大修宫殿别墅,征发国内的民众都来服徭役。一直过了春天您还不下令停止,百姓就失去了春耕二十五天的宝贵时机,全国五方之地就成为废弃之地了。征发一人的徭役,百亩地不得耕种;征发十人,千亩不得耕种;征发百人,万亩不得耕种;征发千人,十万亩不得耕种。春季已失去了那个‘二十五天’,夏天又再来征发徭役,这就是春天误了种地,夏天误了耘苗,秋天再无休止地征发,这就导致有了土地也不会生产粮食,等于这土地丧失了。您说,今年咱们国家哪还有什么财物积蓄?”___________恍然大悟,于是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准乱搞“政府工程”,以保证农时。齐国的农业生产时间得到了保障,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就不会再打折扣了。
材料二:他43岁起逃难,至即位时已62岁了,算起来,在外邦颠沛流离了整整19年。长期的流亡生活,使得重耳和他手下的那帮大臣,既磨炼了意志,又开阔了眼界,更在政治才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重耳做了国君以后,吸取各国经验,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后来和当时楚国在城濮进行了一场争霸之战,一举击溃楚军,而获得霸主地位。
材料三: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段话是管仲对哪位人物所说的?这段材料中管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建议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你还知道在他的努力下,齐国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变吗?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他”是何人?找出材料中“他”能够获得霸主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中两个最终争霸的人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呢?请你仔细分析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材料三的内容与材料一、二的内容进行简单对比,从中你可以感悟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nangua
1楼-- · 2023-06-01 04:26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齐桓公;在农业方面应该不违农时;促进齐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有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2)晋文公;他吸取各国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坚守信用,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发动战争等。
(3)重视发展生产,增强军队的实力,增强自己的威信等。
(4)齐桓公、晋文公和中共中央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前两者的措施是为争霸而服务的,当前中共中央的措施是让人民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感受: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