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2023-05-31 13:17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③成列,楚人未既济④。司马⑤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⑥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 ③既:尽,完了。 ④济:渡过。 ⑤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⑥陈:同“阵”,摆好阵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彼竭我                   ②请击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问故及未既济也B.登轼望之既济未成列
C.未二黍许D.公与之车六七百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小题4:同样是作战,怎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曹刿、子鱼二人各有主张:曹刿主张        
                                         ;子鱼主张                           
                  。(2分)
小题5:战争的胜负与国君有着直接关系,请说说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临阵表现上有什么不同。(2分)
1条回答
无道刹那
1楼-- · 2023-05-31 13:2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①充满。 ②代词,指楚人。(2分)
小题2:A.(2分)
小题3:(曹刿)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再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2分)
小题4:作战时要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1分);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分)。(共2分)
小题5:鲁庄公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用人不疑(1分);而宋襄公不听取子鱼的正确意见,错失战斗的良机(1分)。(共2分)
解题思路
小题1:
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之”的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A中二者都是代词,代人;B:表承接/表转折;C:可以/表大约;D:乘车/辆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下”“ 轼”等重点词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小题5: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里围绕“鲁庄公虚心求教、宋襄公不听劝谏“来组织。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