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荀攸传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

2023-05-31 04:5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
荀攸传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小题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果杀人命 (        )     ②由是之     (        )③卓都长安 (        )     ④攸与议郎郑泰……等曰(        
小题3: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董卓无道,甚桀、纣
A.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B.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看说》)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
D.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②会卓死,得免。
小题5:课文《陈涉世家》中陈涉发动起义能得到广泛响应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请根据上文回答:荀攸敢于组织朝中重臣起事的缘由是什么?读了两文你有怎样的感悟?(4分)
1条回答
清风
1楼-- · 2023-05-31 04:52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故吏张权/求守昙墓(2分)
小题2:①逃 ②认为……奇异 ③迁移 ④谋划 (每个词1分,共4分)
小题3:B(2分)
小题4:①(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官员显现出非同寻常的脸色,恐怕将会有奸诈(的事情发生)!②恰逢董卓死了,罪名得以免除。(每处2分,共4分)
小题5:缘由: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用自己的话意思相近亦可)感悟:言之成理即可(如:暴政不得民心。亲民,取信于民)。每处2分,其4分)
解题思路
小题1: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的“亡”是古今异义字词,“异”是形容词动用,要注意辨析。
小题3: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例句中“于”为“比”的意思,B句中的“比”与之相同。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谓”“殆”“会”,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5: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文中关键句“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用自己的话解释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