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陈涉世家》中的语段,完成小题。(13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023-05-31 09:16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语段,完成小题。(1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4分)
已失期                     ③为天下唱                    
②楚人                    ④置人所鱼腹中              
小题2:下面划线字的意义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B.怅恨久
C.燕雀安知鸿鹄志哉D.楚人怜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4: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这样做的作用是:(3分)                                                          
1条回答
樱雨忧舞
1楼-- · 2023-05-31 09:25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①估计 ②爱怜  ③同“倡”。倡导。  ④用网捕             
小题2:A
小题3: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用手指并用服睛注视着陈胜。
小题4: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鱼腹藏书  ②篝火狐鸣 这样做的作用是:威服众人  
解题思路

小题1:①度是估计的意思。②怜是爱怜的意思。不要解释成可怜。   ③唱是通假字,通“倡”,倡导。    
④罾名词作状语, 用网捕          
小题2:“辍耕之垄上”中的“之”到,去,往的意思, A、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的“之”是到,去,往的意思。  B、怅恨久的“之”是语气词,没有实义。C、燕雀安知鸿鹄志哉的“之”是“的”,                    D、楚人怜的“之”是代词。
小题3:①以:因为,数:屡次,谏:下级对上级提出意见和建议。故:原因,使:派。将:带领。
②往往:到处,处处。语:说,谈论。指目:指指点点,以目示意。
小题4:从选段看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有两个:把字条藏在鱼腹中。夜里点燃篝火,装作狐狸叫。这样做的作用是:让众人信服。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对于一词多义辨析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