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6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2023-06-02 17:14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阅读材料。(6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材料四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1分)表明他什么思想?(1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1分)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1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1分)
(4)综合材料一、四中的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1条回答
寒光竹影
1楼-- · 2023-06-02 17:29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商鞅 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
奖励耕战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通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解题思路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大意是说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 ,体现了商鞅的变法思想。
(2)根据所学知识,图片体现了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后来由于商鞅作法自毙而遭到五马分尸,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其新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可从改革应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改革应有坚定的意志等。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