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选段《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12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

2023-05-30 01:49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文言选段《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12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及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4分)
夜昏怠(       )       ②辄水沃面(        )
仕(       )           ④天下之乐而乐(        )
小题2:下面各句中“而”的用法和“二岁而孤”用法相同的是(    )(1分)
A.夺而杀尉B.黑质而白章
C.久而乃和D.而吾以捕蛇独存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妻 子 衣 食 自 足 而 已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小题5:短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3分)
                                                                   
                                                                  
1条回答
文羊
1楼-- · 2023-05-30 01:56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或:有时   以:用     既:已经     后:在……之后。
小题2:C
小题3:妻 子 ∕衣 食 自 足∕ 而 已
小题4:(1)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常常把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与以上两种心情。
小题5:生活艰苦,发愤苦读、做官后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贬职后刻苦自励;自诵名言以自勉。
解题思路
小题1:“或、既”意思都是固定的,根据语境即可作答。“以”是重点的虚词,意思也很明显。“后”要特别记住,不是方位词,而应译为“在……之后”。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可用排除的方法。A“而”连接“夺”和“杀”;B“而”表“黑质”“白章”并列。D中的“而”表转折。显然与例句中的句子结构不一样,“而”字的用法不同。因此只能选C.
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平时我们要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不离句,理解文言虚词也是这样,把它放到句子里翻译翻译就感知出来了。这样才不至于死记硬背。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妻子”是主语, “衣食自足”是谓语,中间应停顿。“而已”是句末的缀词,表罢了,所以之前要停顿。即应为“妻子∕衣食自足∕而 已”。
点评:划分停顿首先要整体理解句子,然后根据句意把句子有机的分开,注意词语不能断开。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少”“每”“心”等。“少”在此句中应译为“年轻时”,“每”应译为“常常”,“心”应译为“思想”,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5:试题分析:我们在原文中寻找,从前向后读,可见“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根据这些语句不难提取出即少时发愤苦读;做官后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贬职后刻苦自励。根据分值写出三方面即可。
点评: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把切题的提取概括出来。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