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孓(jiéjué)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某同学提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他设计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请回答:(1)作出假设:______.(2)...

2023-06-02 16:38发布

这道初中生物的题目是:
孑孓(jié jué)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某同学提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他设计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请回答:

魔方格

(1)作出假设:______.
(2)这位同学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装了水质、温度相同的水,同时放在适宜的地方对孑孓进行培养观察.这位同学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3)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孑孓衰弱或死亡,乙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请你据此得出实验的结论:______.
(4)如图2是家蚕发育的各个阶段示意图,据图回答:
已知蚊子的发育过程和家蚕的发育过程是一样的,根据家蚕的发育过程,可以判断蚊子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_发育.
(5)雌蚊将卵产在水中,幼虫孑孓及蛹都生活在水中,羽化的蚊子却可以在空中飞行,这就表明蚊子可以以不同的______和______来适应多种环境.
(6)通常,雌性蚊子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吸血的雌蚊属于______.
(7)疟原虫感染后,可以在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出抵抗疟原虫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这种免疫球蛋白叫做______.
(8)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对疟原虫感染者注射“重组疟疾疫苗”,可以产生免疫作用.从免疫的类型来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1条回答
为你湿的泪
1楼-- · 2023-06-02 16:58
这道初中生物题的正确答案为: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提出问题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所以我们可以作出假设: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2)设置对照实验分甲乙两组,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装了水质、温度相同的水,同时放在适宜的地方对孑孓进行培养观察.实验变量是空气,甲组有铁丝网,如甲图所示将孑孓阻挡无法到达表层,不能呼吸空气,乙组没有铁丝网阻挡,孑孓可以到达表层,能够呼吸空气作为对照组.
(3)一段时间后观察,看到甲组孑孓衰弱死亡;乙组孑孓正常生活.所以实验的结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4)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蚊子的发育方式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5)雌蚊将卵产在水中,幼虫孑孓及蛹都生活在水中,羽化的蚊子却可以在空中飞行,这就表明蚊子可以以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来适应多种环境.
(6)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吸血的雌蚊属于传播途径.
(7)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当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疟原虫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此蛋白质叫做抗体.
(8)接种的“重组疟疾疫苗”进入人体以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接种的疫苗称为抗原,一定的抗体和抗原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是人出生后获得的为特异性免疫.
故为:(1)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2)形成对照;空气.
(3)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4)完全变态.
(5)形态结构;生活方式.
(6)传播途径.
(7)抗体.
(8)特异性.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