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

2023-06-02 11:01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①哓(xiāo):嚷叫。②贾:“买”的意思,在此引申作招致。贾祸,招致灾祸。③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④谮:诬陷,中伤。指恶意诬陷伤害。⑥渎:渎通“黩”,贪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
①王欲无(       )                ②贾祸也(         )
献之           (       )      ④遂谮王 (         )
小题2:选出与例句中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句:今以师归献马焉
A.尔知王之渎货启之B.则弛然C.乐亦无穷也D.戍死者固十六七
小题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小题5: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条回答
雨婷雨婷
1楼-- · 2023-06-02 11:29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1:C
小题1: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
小题1:(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小题1: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解题思路
小题1:“厌”根据语境意思为“满足”,不能理解为“讨厌”等意思。“是”在此句中是“指示代词”,不能理解为“判断动词”。“卒”在此句中的意思为“终于”,不能理解为“士兵或死亡”。“诸”在此句中是“之于”的意思,不能理解为“众多”等意思。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中的“而”是顺接连词,A、D中“而”是转折连词,B中为修饰连词。C项和例句的“而”均表顺承。
点评:“而”作为连词,有“表顺承、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等作用,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这句话的意思为“周厉王派芮伯带领军队去讨伐戎”,根据句子的结构原则、意思原则,句子的节奏为“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
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尔是你的意思,渎是贪婪的意思,启是引诱的意思,而表转折,之是的意思”,还要注意此句是一个判断句。翻译(2)时,注意“且是况且的意思,即是就的意思,已是罢了的意思,宁是难道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芮伯战胜之后,把获得的一匹好马送给贪得无厌、听信谗言、好坏不分的周厉王,在送马之前,芮季就劝告过他,但他没听劝说,结果招来放逐之罪,针对这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已从批评芮伯的角度谈了看法,我们还可以从同情芮伯的角度来谈看法,那就要围绕“周厉王是个昏君以及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无耻小人”来谈看法了。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感受,对于文言文,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的做法,然后根据人物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