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②曰...

2023-05-30 02:42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古文阅读】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②曰:“王行,度道里③会遇④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⑤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⑥,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⑥。”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⑦。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说:“请以赵五十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⑧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节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渑池:古地名 ②诀:告别  ③道里:一路上④会遇:相会⑤请:请让我们
⑥瑟:瑟同下文的盆缶都是古代乐器 ⑦靡:退下。 ⑧竟:终了。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②秦王怒,不许               
③因跪请秦王                             ④相如顾召赵御史               
小题2:选出与“请以赵五十城为秦王寿”中“以”字用法相同的是一项(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D.固以怪之矣。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②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小题4:文段中的蔺相如让你联想到我们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1条回答
纤维哦
1楼-- · 2023-05-30 02:5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①派遣 ②答应 ③于是 ④回头(看)
小题2:B
小题3:①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赵王弹瑟吧。
②秦王的侍卫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怒目呵斥他们。
小题4:唐雎。 不畏强暴。
解题思路
小题1:试题分析:四个词语的解释除了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解释外,还可以采用迁移法和联想法,使的意思可迁移到“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其中的“使”是“派遣”的意思,许,可迁移到“安陵君其许寡人”,因可迁移到“因屏人曰”,“因”是“于是,就”的意思。顾可联系到“元方入门不顾” 的 “顾”,回头看的意思。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请以赵五十城为秦王寿”中“以”是“把,用”的意思。A项中的“以”是“以为”“认为”的意思,B中的“以”是“把”的意思;C中的“以”是来的意思,D中的“以”是通假字,通“已”
点评:“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三、介词,相当于“把、拿”。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四、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六、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七、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八、介词,译为“按照”。例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九、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十、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十一、连词,译为“以致”。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十二、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小题3:试题分析: ①注意关键字词:闻是听说的意思,好是喜欢的意思。②刃在这里是动词,翻译成“杀”,“叱”是“呵叱”的意思。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
小题4:试题分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选文主要体现了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与秦王的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所以唐雎与蔺相如共同的特点是不畏强暴。
点评:评价人物的解题技巧
(1) 注意点:对人物的评说要紧扣人物的特点,分析人物特点形成的原因,透视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评价人物特点的优劣,表达自己的感情。
(2) 具体结构模式:从××身上,我看到了他的××特点(概括)+具体分析人物特点如何的可敬或可爱或可恨(从人物所处的背景分析人物特点+分析人物特点形成的原因+人物特点有何积极或消极意义)+一句表达自己感情的哲理句子。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