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张母计氏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①。母怪问,以...

2023-05-28 23:01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张母计氏
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①。母怪问,以实对。母不应,惟诵其父绍圣②初对方正策之辞,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③,不忍不言以负陛下。”浚意遂决,书上,窜④谪。母送之曰:“行矣。汝以忠直得祸,何愧?惟勉读圣人书,无以家为念。”
(选自《宋史》)
【注释】①瘠:瘦。②绍圣:宋哲宗年号。③钺(yuè):古代兵器。④窜:放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母年高(                  )       ②以实(                    )
小题2:在“秦桧误国日甚”之际,张浚本欲“力争以悟君心”,是什么原因使其忧虑不决?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小题3:三迁其居的孟母,为子刺字的岳母,无不为人称道。文中的张母与此二者相比更胜一筹。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张母计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1条回答
爱你一万年11111
1楼-- · 2023-05-28 23:26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①考虑,想到(或“考虑”;或“想到”)  ②应答(或“回答”;或“应对”) (共1分,每小题0.5分)
小题1:围绕“因为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他怕上书进谏必会招致祸患”回答。(意思对即可)(共2分)
小题1:从张浚小时,母亲就用父亲的言行教育他(或通过父亲说过的话来鼓励儿子直言进谏)可以看出计氏的教子有方;从送儿子时说的那番话可以看出计氏的深明大义。(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结合文章时引用原文亦可)(共2分,结合文章1分,评价1分)
解题思路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张母的人物形象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