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 楼请回答:(1)根据上述...

2023-05-29 09:30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 姓
鲜卑姓
汉 姓
拓 跋

贺 赖

丘穆陵

独 孤

步六孤

贺 楼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写出我国古代史上的两次改革的名称。
(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有一户农民被免除了徭役,请你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
(3)材料二是某次改革的其中一项内容,请你再列举出这次改革其它的任意两项内容。
(4)上面两次改革在当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5)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条回答
追风侠
1楼-- · 2023-05-29 09:57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4分)
(2)因为他生产的粮食布帛多,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得人,可以免除徭役(2分)
(3)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任意2条即可,4分)
(4)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5)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需要勇气,要有创新的意识。他们锐意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得人,可以免除徭役,通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材料二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之一:改汉姓,除此之外还包括:说汉语、通汉婚、穿汉服、迁都洛阳。通过这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从这两场改革中,我们意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需要勇气,要有创新的意识。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