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①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

2023-05-29 04:43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
(节选自《战国策 韩策二》)
【注释】①韩王及相:韩哀侯及国相韩傀。②皮面抉眼:划破脸皮,挖出眼珠。③县:同“悬”。
④轶贲、育:超过孟贲、夏育(这两人与后文“成荆”均为勇士)。⑤殁:去世。
小题1:用“︱”为下列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父 母 既 殁 矣 兄 弟 无 有 此 为 我 故 也。
小题2: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持兵戟而卫者甚此教我先威耳(司马迁《陈涉世家》)
B.韩傀而抱哀侯两股战战,几欲先(林嗣环《口技》)
C.韩取聂政尸于百里奚举于(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D.政姊之村中有此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县购千金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论语》)
B.久莫知谁子马千里者(韩愈《马说》)
C.不可爱妾躯不能称前时闻(王安石《伤仲永》)
D.乃韩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
(2)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
小题5:结合文意简要说说聂政是个怎样的人?(4分)
1条回答
小东邪
1楼-- · 2023-05-29 04:53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聂政(用剑)刺杀他,同时刺中了哀侯,(哀侯)左右的人大乱。(后两个分句翻译正确各1分)
(2)吝惜自己的身躯而不传扬弟弟的英名,我不忍心这样做啊。(两个分句翻译正确各1分)
小题1:从聂政刺杀韩傀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勇敢的人;从他毁容自杀,可以看出他是个贤德的人。(概括文意,指出人物品质,各1分。)
解题思路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项中“众”的意思分别为“多”“众人”,B项中“走”的意思都为“逃走”,C项中“市”的意思为“集市”,D项中“闻”的意思为“听说”。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运用能力。A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的”“助词、无意义”,B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助词、无意义”“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C项中“之”的意思为“的”,D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动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对“聂政”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