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令。...

2023-05-27 07:07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阅读材料:
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的是谁?他们是哪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说的“变法令”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当时秦国的普通农民,你欢迎改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的身份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你满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指出材料二中使“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指出变法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变法对秦国的意义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风车123
1楼-- · 2023-05-27 07:26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商鞅、秦孝公、秦国人。
(2)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3)欢迎。因为奖励生产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和生活。
(4)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确保了我的经济利益。奖励军功提高了我的政治地位。
(5)奖励军功的措施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没有了爵位。
(6)建立县制。
(7)使秦国走向富强,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