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2023-05-30 20:05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
1条回答
星星草
1楼-- · 2023-05-30 20:29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月色美,触景生情。
2.“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
3.月色皎洁。空灵。
4.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6.叙事  描写  议论。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