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23-05-30 14:3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能力提升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 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
1.[甲]文论证了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入则无法家士  拂:_______________  
(2)发于声而后    喻:_______________  
(3)至于  鄙:_______________    
(4)服以立   被: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cishangan
1楼-- · 2023-05-30 14:54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谄谀者众  
2.(1)通“弼”,辅佐  
  (2)了解,明白  
      (3)边境或偏远的地方  
      (4)通“披”,穿着 
3.(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2)官内和朝廷中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样的境地。
4.示例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 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示例2:[甲][乙] 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意对即可)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