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2023-05-29 12:06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月色入 ________        (2)无与为乐者 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景,给人清新雅致的感觉。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现出作者是一个清闲无所事事的人。  
C.作者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快乐和解脱,他和写《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志同道合。
D.作者通过赏月色,看积水,与友乐来排解自己被贬谪的悲凉之情。
4.文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分析文中“闲人”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偷心人
1楼-- · 2023-05-29 12:25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1)户:门   (2)念:想到,考虑   (3)  相与:一起,共同
2.(1)庭院地面上的月光,宛如一泓水那样清澈透明,(在这)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C
4.写出了月色皎洁,清澈透明的特点。
5.一方面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作者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世俗所累,表现了张怀民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情怀。另一方面也包含作者仕途失意的落寞和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