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

2023-05-26 18:09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比较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妪与虎
  曾有老妪山行,见一兽如大虫,羸然跬步而不进,若伤其足者。妪因即之,而虎举前足以示妪。妪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为拔之。俄而虎奋迅吼,别妪而去,似媿其恩者。
  及归,翌日,自外掷麋鹿狐兔至于庭者,日无阙焉。妪登垣视之,乃前伤虎也,因为亲族具言其事,而心异之。
  一旦,忽掷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凶者呵捕,云杀人。妪具说其由,始得释缚。乃登垣伺其虎至,而语之曰:“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选自《唐语林》,该书编撰者传为宋代王谠。)
【注释】①跬:半步。②媿:通“愧”,这里有谢的意思。③阙:同“缺”,空缺。
1.理解加粗词语的含义。
(1)莫知(   )
(2)稍近益(   )
(3)而心之(   )
(4)妪说其由(   )
2.下列加粗虚词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神(把)    而虎举前足示妪(凭借)
B.往来视之(然而) 羸跬步而不进(然后)
C.计曰(代“驴发怒只能用蹄踢”这件事。) 妪因即(代受伤的老虎)
D.别妪去(表顺承,就)          语之曰(表转折,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这句话运用对老虎进行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中的描写的老虎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中“驴”和【乙】文中的“老虎”,你从它们身上分别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柳橙
1楼-- · 2023-05-26 18:23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1)偏指一方,一般指对方。(2)亲近而不庄重。(3)对……感到惊异。(4)详尽、具体的意思。
2.C
3.(1)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2)感恩就感恩了,叩头大王,今后不要再抛人进来啊!
4.心理描写,突出了老虎面对不了解的驴子,急切试探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5.两文中的老虎都凶残而充满着智慧。【甲】文还突出其勇敢;【乙】文突出其懂得感恩。
6.在【甲】文的“驴”身上,我懂得了人要有真实本领,外强中干只会落得可悲的下场。从【乙】文的老虎身上,我懂得了人要有感恩报德之心,同时也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