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楼记》(明·高攀龙)(节选),完成问题。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

2023-05-24 10:1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可楼记》(明·高攀龙)(节选),完成问题。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其赘矣。
【注】①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十一,十分之一。②耦:ǒu,两人耕地,引申为匹敌相对,有正有反。③其:表揣测,大概。赘:多余。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吾少时(  )
是予之(  )
其口腹(  )
吾能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叙议结合,从叙的内容看,主要是写“可楼”得名的由来;从议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冷锋
1楼-- · 2023-05-24 10:27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曩(从前) 惑(疑惑) 营(谋求) 日(每天)
2.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
3.(1)大凡人的大患,产生于不满足。
   (2)极力建筑高楼大厦,顶多享受起居活动的几席之地罢了。
4.对当时社会汲汲专营,争取私利而不满足的社会现象,表达了适中常乐(知足常乐)的观点。(答到“知足长乐”即可。)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