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2023-05-21 15:39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理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异同。
 晋陶渊明爱菊(   )
 无有偶(   )
 鳏寡孤(   )
 陶后有闻 (   )
 寡廉耻(   )
 屡见不(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默写出有关“菊”、“牡丹”“莲”的诗句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I趣味U
1楼-- · 2023-05-21 15:59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唯独,仅仅 ; 单独,一个;老而无子;少;缺少;新鲜。
2.“略”
3.表现出作者和陶渊明一样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4.作者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寓意,借莲的形象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5.隐士、富贵者、品德高尚的君子。
6.表达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7.例: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牡丹: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