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2023-05-24 08:43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墼。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释]:破家:拿出所有的家材。腥膏:鱼和肥肉。毡墼:毡子和毯子。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                 )
(2)某鼠   恶:(                 ) 
(3)之不以其道   策:(                 )
(4)鼠以故暴   益:(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第二段交代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写猫不捕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中提出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指出了伯乐的重要性。
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以:“千里马”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苏菲
1楼-- · 2023-05-24 08:59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1)相同,一样
     (2)讨厌,厌恶
     (3)鞭打,鞭策,用鞭子打
     (4)更加
2、(1)(其实是)他不认识千里马啊。
     (2)是不再养猫,认为天下没有好猫。(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食马者不知其能而食也;猫既饱且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有才能的人。(人才)(意对即可)
5、说明要善于发现人才,善于选用人才,利用人才。(意对即可)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