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网...

2023-05-23 11:30发布

这道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题目是:
(13分)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
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网络空间被定性为公共空间,网上诽谤的信息被浏览5000次或转发500次以上,将涉嫌诽谤罪。

(1)谈谈你对诽谤行为的认识。(9分)
(2)诽谤行为侵害公民的什么权利?(4分)
1条回答
qiezi
1楼-- · 2023-05-23 11:55
这道初中道德与法治题的正确答案为:
(1)①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②诽谤行为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③诽谤行为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④造成严重危害的诽谤行为是犯罪行为。(9分,每点3分,回答3点即可)
(2)诽谤行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4分)
解题思路
(1)对诽谤行为的认识,可以从诽谤的定义、诽谤的表现、诽谤的危害、诽谤应该承担的后果这几个方面思考作答。注意抓住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这两个关键词,严重的诽谤可以构成犯罪、一般的诽谤也是不道德的行为。(2)诽谤主要特征就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对当事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从而使当事人在朋友面前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主要就是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影响,而名誉权属于人格尊严权,所以也是侵犯了人格尊严权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