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2023-05-22 06:00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         ) 
   (2)公将之(         )  
   (3)既(          )  
   (4)望其旗(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限四个字) 
4、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战斗的经过(可用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追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赶),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阙(让条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勿追(逼迫)。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兵法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的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文中找出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热爱红旗的蛋
1楼-- · 2023-05-22 06:27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1)乘车。(2)追赶。
  (3)战胜。(4)倒下。   
2、(1)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齐军)。
  (2)大国是很难估计(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3、俱有伏焉  
4、公鼓之,鲁师一鼓作气,齐师士气已竭。  
5、“一鼓作气”出自《左传》一文,古代作战用击鼓的方式来命令士兵出战。第一次击鼓士气正足,第二、三次击鼓士气较差。“作”是“振作”的意思。使用中用错是不理解成语之意所致。  
6、(1)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2)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7、(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相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相吻合。
  (2)要打败敌人,先保存自己。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9、例(1),有关。由于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予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例(2),无关。鲁庄公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完全是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胜利。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